魏明伦所写的《读者》可以说不 全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04:32:36

读 者 可 以 说 不

  魏 明 伦

  我的案头摆着两种书刊。一种是政论书籍《中国可以说不》,一种是久负盛名的《读者》。
  气势汹汹的《中国可以说不》向文质彬彬的《读者》发难。政论开卷第二章标题《再认识:亲美的心理瘟疫何以蔓延》;笔锋横扫,将所谓的“亲美的心理瘟疫”与《读者》杂志及其广大读者挂起钩来!

  我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评说是非。

  先看被指责一方《读者》的基本状况。这家杂志创刊以来15年,至今已出181期。刊物办得如何?广大读者有目共睹。现在每期发行400余万份,雄辩地证明每月最少也有千余万读者对这份文摘杂志喜闻乐见。如此畅销的出版物,立足点不在首都,不在上海,不在沿海特区,却在边远兰州一隅之地。由几个无名有为之士白手起家,创出名牌,流行全国,传播海外。《读者》不靠“枕头”,不靠“拳头”,却能超越“两头”书刊的销量。靠的什么?文学感染力,知识信息量,观赏趣味性,德育,智育,美育,多种精神维生素。《读者》擅长“雅俗共赏”,她把这种理论说来统一而在实践中往往矛盾的相悖难题比较完美地结合起来了;《读者》擅长“寓教于乐”。她把又一种理论说来容易而在实践中很难达到的化合标准比较自然地熔为一炉了。《读者》坚持“百花齐放”,其他文艺报刊并非都能对此持之以恒,而她却能10余年一以贯之;《读者》敢于“独树一帜”,她正确处理百花齐放与独树一帜的辩证关系,既能保持特色,又能掌握分寸。她在风里来雨里去,左偏右激之间,不搞一时冲动,不做墙上冬瓜。不卑不亢,两不倾斜。平衡木上跳舞,稳健自如,轻松愉快。《读者》适应了中国处于“
  初级阶段”的国情,兼顾了各阶层多元的审美需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所以才会获得方方面面里里外外的共同赏识,才会创造每期畅销400余万份的惊人记录!就凭这“400万”,足以印征双百方针,二为方向,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确确实实行之有效,很得人心。说《读者》杂志是文艺界和出版界改革开放的一项成果;是精神建设园地的一朵香花;言不过头,评价公允。

  金无足赤,刊无十全。论者尽可指出《读者》之不足,促其更上层楼。然而,且看《中国可以说不》是如何硬将《读者》联系上所谓“亲美的心理瘟疫”呢?狂言一页,全引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