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历哪三个发展阶段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00:25:31

上面的推荐答案错了。应该是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三部分。讲的是1956年前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内容。

1、萌芽性质的互助组
2、半社会主义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3、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历史生回答你·
给我追加分好不?这个网上很难找到·我是课堂笔记来的·

第一阶段:1978-1984
把农民从人民公社中解放出来,使农民获得了有限的自主权

第二阶段:1985-1992
把部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允许农民“综合发展”——发展乡镇企业

第三阶段:1993到至今
核心内容:允许农民“离土又离乡”把农民从农村仲解放出来

  第一阶段是1949年10月至1953年,以办互助组为主,同时试办初级形式的农业合作社。1951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了第一次互助合作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并以草案的形式发给各地党委试行。此后,各地党委加强了领导,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到1952年底,全国农业互助合作组织发展到830余万个,参加的农户达到全国总农户的40%,其中,各地还个别试办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初级社)3600余个。
  1952年冬至1953年春,在发展农业互助合作运动中出现了急躁冒进倾向。为纠正这种倾向,中共中央于1953年3月8日发出了《关于缩减农业增产和互助合作五年计划的指示》,又于3月26日发表了《关于春耕生产给各级党委的指示》,并公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4月3日,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召开第一次全国农村工作会议,阐述了“稳步前进”的方针。10月15日、11月4日毛泽东两次同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负责人谈话,提出互助合作运动是农村中一切工作的纲,是农村工作的主题,说“纠正急躁冒进”是一股风,吹倒了一些不应吹倒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两次谈话,有许多正确的意见,但也表现出在农业合作化问题上急于求成、贪多图大的思想。12月16日,中共中央公布了《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此后,农业合作社从试办进入发展时期。

  1954年至1955年上半年,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第二阶段,初级社在全国普遍建立和发展。1954年春,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