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右派’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3:51:23
人们都知道,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流行打倒‘右派’。我想问的是,这个名词的来源是什么?如何解释?为什么不叫‘左派’或者别的?

“左”与“右”两词的本意是表方位的,将两种思想倾向、团体、派别等内容用於这两个词身上,纯属偶然。

1789年5月,法国大革命初期召开首届三级会议时,从国王的座椅为界,贵族与僧侣(保皇派、保守派)坐在主持会议的国王的右边;第三等级(主张民主自由的激进派)坐在国王的左边,这就无形中形成了左右两派。此后,效仿这一做法,欧洲一些国家的议会,也以议长座椅为界,分左右两派就座。后来,左派、右派便逐渐成为政党、团体或派别等政治上基金和保守的代名词,一直沿用到我国也是如此。

我国《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右派:在阶级、政党、集团内政治上保守、反动的一派;右派:在阶级、政党、集团内政治上倾向进步或革命的一派。

右派就是反动派,左派就是革命派。“右倾错误”就是向反动派投降的倾向,“左倾错误”就是革命者过于自大,骄傲轻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