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象棋与中国象棋分别起源于哪个年代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08:52:46

国际象棋发祥地一般认为是印度,也有人认为是中国。但假如我们笼统地说起源于国运昌盛的亚洲文明古国,那就不会有什么争议了。

  国际象棋以贸易、战争、宗教、外交等不同渠道从东方向西方传播,它的路线大致是:印度——伊朗(波斯)——中亚——阿拉伯国家——欧洲。在伊朗的历史文献中,关于国际象棋的记载可以追溯到中波斯卡尔那马克时代(约公元590—620年),据说是印度外交官们把这种棋戏带过去的。公元638年,阿拉伯人征服了伊朗,并从那里学到了国际象棋,于是国际象棋很快就在阿拉伯的上流社会中得到流行。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征服了西班牙,国际象棋逐渐又被带入欧洲。

  到了15、16世纪,国际象棋终于定型成今日的样式和棋制。此后国运与棋运的正比例关系似乎也就更清晰可见了。

  16至17世纪,在国际棋坛占主导地位的是意大利浪漫主义棋派,当时意大利开局风靡一时,这与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摇篮不无关系。

  18至19世纪前半叶,英国和法国棋手相继从世界棋坛崛起。英国工业革命后经济起飞,引人关注的是英国首创印刷术的嘉士顿发行《国际象棋》一书后,英国棋风大盛。法国执仗棋坛牛耳则是在拿破仑称帝前后。此后,英国式开局、法兰西防御开始流行。

  19世纪后半叶,德国和美国逐步强大,其棋艺也开始在世界领先。1851年,国际象棋史上第一次国际循环赛举行,德国数学教师安德森摘得桂冠。但1858年,美国年轻棋手摩菲在巴黎击败了安德森。德国哲学博士拉斯克从1894年至1921年共保持了27年的世界棋王王冠。

  在革命导师列宁和斯大林的大力提倡下,苏联自20世纪中期起,成了世界棋坛“超级大国”。40多年来,苏联棋手所向披靡,几乎独霸棋坛。对此,苏联人对待国际象棋就像对国防强大、科技发达一样引以为豪。然而在苏联解体后,一向被视为“国棋”的国际象棋运动也不免蒙受损失。

  1991年,稳坐世界冠军后座13年的前苏联棋手奇布尔达尼泽失冕于中国年轻棋手谢军,原因之一就是后方不稳,失去了坚强后盾。

  中国象棋具有悠久的历史。战国时期,已经有了关于象棋的正式记载 ,如:《楚辞·招魂》中有"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曹并进,遒相迫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