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以历史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3:49:39
1,科举知道有什么变化,就是唐太宗,唐玄宗,武则天这是三个人的措施。
2,材料:明末清初思想家说过:“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分析以上材料,说说科举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3,明朝改变科举制度与秦朝实行焚书坑儒,其相同目的是什么?清朝前期统治者为达到到同样的目的,采取了什么措施??

1.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大量增加取士人数,增加武举和殿试。
玄宗:任用高官主持,提高了科举的地位。
2.由为国输送人才变为控制士人思想。
3.控制士人思想;文字狱

1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他即位后,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武则天载初元年二月,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这是我国科举制度中殿试的开始,但在唐代并没有形成制度。
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他在位期间,曾在长安、洛阳宫殿八次亲自面试科举应试者,录取很多很有才学的人。
2明代乡试、会试头场考八股文。而能否考中,主要取决于八股文的优劣。所以,一般读书人往往把毕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措词要用古人语气,即所谓代圣贤立言。格式也很死。结构有一定程式,字数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对偶。
3禁锢知识分子的思想 强化封建专制统治 继承明朝制度 继续考八股文 另外 通过编撰大型书籍 大肆删除篡改不利清朝统治的书籍 大兴文字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