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有关凤阳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21:38:15
材料一:说凤阳,到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明代)
材料二:凤阳地多不大粮,碾子一住就逃荒。之间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文革”时期)
材料三:说凤阳,到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垮了三大步,如今飞出了金凤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1)各段花鼓词各反映了怎么样的历史背景?
(2)凤阳“三年垮了三大步”说明了什么问题?

ps:那个朱皇帝是谁啊?碾子是啥玩意?

(1)材料一:封建剥削和小农经济条件下的凤阳连年饥荒。
材料二:文革时期忽略经济建设、强调阶级斗争使凤阳粮食歉收。
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凤阳率先改革经济体制,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和发展。

(2)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改革开放取得了喜人的成效,农村生产力得到了解放。

朱元璋
碾子就是石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