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题危太朴所藏李昭道画春江图次苏东坡韵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6:26:07
春江淼漫百叠山,晴烟笼山山吐烟。望君拄笏聊聘望,但见一气长苍然。千章绿树倚茅屋,复有涧谷奔寒泉。商舸迎阳泊沙岸,布帆吹籁弥平川。李侯生前得此景,骨格敻出探微前。胸中八九小云梦,笔底万顷沧浪天。铅丹金碧世希有,晶莹不让蓬瀛妍。江楼掩映临江碧,时见轻鸥落渚田。此图此景有神护,小住人间七百年。摩挲绢素开黯淡,飞舞妙思藏便娟。卧游斋头一展看,恍若身对湘巫眠。鼎湖髯挂李侯去,飘然久作芙蓉城内仙。邹阳后身薄自晓,舍我谁结三生缘。呜呼江烟幻灭在俄顷,短词聊次东坡篇。

题危太朴所藏李昭道画春江图次苏东坡韵
  春江淼漫百叠山,晴烟笼山山吐烟。望君拄笏聊聘望,但见一气长苍然。千章绿树倚茅屋,复有涧谷奔寒泉。商舸迎阳泊沙岸,布帆吹籁弥平川。李侯生前得此景,骨格敻出探微前。胸中八九小云梦,笔底万顷沧浪天。铅丹金碧世希有,晶莹不让蓬瀛妍。江楼掩映临江碧,时见轻鸥落渚田。此图此景有神护,小住人间七百年。摩挲绢素开黯淡,飞舞妙思藏便娟。卧游斋头一展看,恍若身对湘巫眠。鼎湖髯挂李侯去,飘然久作芙蓉城内仙。邹阳后身薄自晓,舍我谁结三生缘。呜呼江烟幻灭在俄顷,短词聊次东坡篇。

  此诗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前八句,至"布帆吹籁弥平川"止。此段为画中图景之描述。第一句之“春江淼漫百叠山”为点题,《春江图》中之山水由词句扑面而来;第二句为山景,第三四五句为岸景,第六七八句为江景。渐次而写,为鉴画者所见。
  第二部分为中间八句,从“李侯生前得此景”至“时见轻鸥落渚田”止。此段为鉴画者怀想当年作画者之形象与意境。李侯就是李昭道,“胸中八九小云梦,笔底万顷沧浪天”两句是作者对李侯的评价,所谓“胸中有丘壑”是也。后四句为作画之时的工具和场景之臆想,有清净气。
  第三部分是从“此图此景有神护”开始,为鉴画者在鉴画时的情形和感觉。
  李昭道生卒年不祥,主要生活时期在八世纪前半期,至鉴画者的十四世纪中期为六百多年,作者略作夸张,为“小住人间七百年”。鉴画者为此画流传不易感叹,也为图中情景所感动,“恍若身对湘巫眠”,仿佛若见湘江美景。鉴画者和作画者穿越了几百年的时间跨度,悠然神交,“结三生缘”,可谓快哉!鉴画者有感于“江烟幻灭在俄顷”,时光之变幻,只能“短词聊次东坡篇”以志纪念了。
  此诗诗风清净,几乎不用典故,但是失于平淡。在元诗中之中属于中上之品。

  诗词背景

  作者 柯九思(1290~1343),字敬仲,号丹丘生,又号五云阁吏,元朝仙居人。以书画鉴赏为长,元文宗因此使为典瑞院都事,置奎章阁,特授学士院鉴书博士。后文宗逝世,柯九思流落江南,以诗词与人唱和,至正乙巳年暴疾卒。

  李昭道 唐画家。李思训子,官太原府仓曹、直集贤院、太子中舍人,与其父同擅金碧山水画,多点缀鸟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