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方言为何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1 15:08:20
高淳是属于南京的一小县

高淳古方言延续5000年不变.南京郊县高淳,地处苏皖两省交界,在这块东西长、南北短,狭小的75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40多万人说着一种让外地人听不懂的方言,这就是被语言学家称为的“高淳话”。我国汉语有北方、吴、湘、赣、粤、闽南和客家七大方言语系。高淳话属吴方言,但苏、锡、常和上海人来到高淳,也难以与当地人进行语言交流,这就难怪别的地方的人更听不懂了。因此有人戏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高淳人说鬼话。”“鬼话”绝非污蔑高淳人之意,只是高淳话在语音、词汇、语法上与其它语言大相径庭,成为一种独独的语言。

  高淳话的特点
  人类之间的交流主要依靠文字和语言,而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特点,高淳话作为吴方言中的一个分支,也有它的特点。首先是高淳话发音中几乎没有鼻韵母an,凡是以an做韵母的字,在高淳话中都变调了。如丸、完,高淳话却读成“我”;万岁的万、吃饭的饭读成bia;判断的判、叛徒的叛读成“婆”,这也是吴方言的特点之一。另外,声母r在高淳话里几乎没有,有的读成n,如人家读成“宁”家,染坊读成“泥”坊;有的读成s,如人民读成“森”民,儒家读成“俗”家等。这些现象在吴方言中也存在,如苏州话也说“宁”家;锡剧《双推磨》里唱词“叔叔真是热(nie)心人(ning)”。
  还有,高淳话中许多姓氏也与吴方言一样,辨音不准,如赵与曹、吴与胡、王与黄、孙与申、张与章等。因此,高淳人报自己的姓,多半要说明字形,如走肖赵、曲头曹、口天吴、古月胡、三横王,草头黄等以示区分。
  数字中的三,高淳话是“谢”,不仅没有韵味,连声母也变了,这个读音成了高淳话的特征,“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凭这个“三”的读音,就能分辨出此人是否是土生土长的高淳人。
  现代古汉语
  高淳话中保留的古音很多,最突出的例子就是阿房宫的房,高淳话读“旁”,与古汉语读法一样。再如:家(jia),古汉语里声母是g,高淳话就读ga。同样,现代普通话里声母为j的字,高淳话仍读g,如解放读成“该”放,介绍读成盖绍。
  许多唐诗如用现代普通话朗诵没有韵感,而用高淳话读句句押韵。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高淳话人读ning,与邻(lin)合韵。再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