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中买骏马和马具时为什么要分东西南北反复来写呢?难道在一个地方买不到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1:08:44
星期日前给我答案,谢

主要是表现木兰出征前准备工作的认真,蘩忙.诗人用一组一气呵成的排比句,加强了诗歌的节奏感,气势感.使人如见木兰奔走采购,穿街过巷的忙碌情景和替父从军的欢快心情.假如用一句带过,就没有这种感染力.这是用了古代诗歌中传统的"赋"的写法:浓墨重彩的尽力铺陈,渲染了紧张气氛,让读者也加入这采购行动中,引起共鸣.

这是互文手法

原句应译为:在市场的东西南北各处买好了骏马、马鞍和鞍下的垫子、马嚼子和缰绳、马鞭。

这是为表现木兰为行军做准备时的急切、忙碌而有序

在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马鞍和鞍下的垫子,南市买马嚼子和缰绳,北市上买长马鞭。
不是说真的跑了那么多地方去备齐这些东西,这是古文里常用的的一种手法:互文。
“互文”是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

在东市上买来骏马,西市上买来马鞍和鞍下的垫子,南市上买来马嚼子和缰绳,北市上买来长马鞭。
这是"互文"的手法.
“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

表示奔走的意思..
这是互文的修辞手法

是一种对仗的形式,不是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