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的猫的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09:07:59
《不如桃李嫁东风》这个题目出自哪里啊?

一丛花令

张先

伤高怀远几时穷?

无物似情浓。

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

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

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

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就是这句了。

一丛花令

张先

伤高怀远几时穷?

无物似情浓。

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

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

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

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贺铸《踏莎行》(杨柳回塘)是一首吟咏红莲的词。
词的下阕,则用拟人手法,写红莲似乎在向诗人倾诉心曲(“依依似与骚人语”),倾诉的就是这两句: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这两句归纳了红莲高傲品格和“一生”际遇,也是对诗人怀才不遇的概括。作者也明白,自己之所以沉沦下僚,终被埋没,也是因为正直仗义、不阿权贵的缘故,就像红莲不肯嫁与春风(即不愿与百花一样在春风中争妍斗艳),理所当然落得寂寞的结果,到头来,秋风肃杀,红衣脱尽而芳心独苦了(即被秋风耽误)。因此,言下也有些许自我安慰之意,不同于寻常的愁苦之辞。
这句词通过具体可感的红莲形象,将本来容易直接吐露的激愤、不平,转化为含蓄深沉的倾诉,失意而不自卑,凄清而不羞愧,动人心魄,感人肺腑,因而常引起历来怀才不遇者的共鸣,成为评价极高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