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裱画用的浆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22:05:59

一: 制浆糊法 用上好精白面粉1000克, 先将700克精白面粉加入冷水和成面团状,如果稀时加入余下的精白面粉,不宜过硬,放置盆内, 另用一干净的大洗脸盆贮清水,手拿取一小面团放入大洗脸盆清水中挤捏搓洗,使淀粉白汤渗出,剩下的面筋可供食用,待部分面团都除去面筋后,盆中清水白汤浓稠以后,置入缸中。再往洗脸盆注入清水,继续把余下的面团放入洗脸盆清水中挤捏搓洗,以无乳白汤为度,将白汤尽入缸内沉淀,加盖。

  二三日后撇去上面清水,下层即成淀粉,可晒干留用,或贮缸中浸以冷水,隔二三日更换水一次,如天气炎热时,每日更换冷水一次,经久不坏。用时撇去清水,入冷锅内搅和均匀,用慢火煮熟,以呈现透明体发亮光时,即为熟透。但如煮过度时则变成鱼脑冻状亦不好用。再用细罗滤过一遍即可使用。余者仍莫忘更换新水,冬日须放于温暖之处,切忌受冻。

  日本制糊方法,与我国不同,其原料多用稻米和粳米粉制成,亦间用白面。其制糊法亦采用我国古代制糊方法,根据唐朝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之裱褙论制糊法为标准参考资料,其制成之糊贮存有历十余年者,使糊性过腐纯无暴气,在临用时掺以新糊,但亦须经过十余日,待放置微有上腐意始能掺用。惟裱糊屏风拉门用糊系用白面制成,多不除面筋,取其粘性大而有力。

  二.书画蠹蚀与制糊之关系 装成书画挂轴或手卷册页,多有被蠹鱼所蚀,或有由木杆内部生蛀虫,串食遍透,墨迹损伤堪痛惜。古法用花椒熬汤,滤去椒放于瓦盆内,侯冷入白面轻旋搅匀,放置不动,令其慢沉。次日仍照样再搅再沉,经过数日后,俟令过性,然后再滤去原浸花椒汤,另换新水。加入乳香白矾末少许,入凉锅内搅匀用慢火煮熟,候冷切成小块仍浸于花椒汤内。此糊用之可免蠹蚀,百虫不生。又法用熏陆香末入糊中亦可避蠹蚀,今法用石炭酸 (裱画师苏邵敬注: 石炭酸为强防腐剂,是医院用来浸泡标本用,如使用于浆糊中,以塑料桶高25公分、口径26公分装满清水只注入两滴石炭酸即可,石炭酸过多对丝织品的绫和宣纸的寿命会有影响,令它们变黄变脆。本人曾经试验过约数月即有此现象。) 冲稀薄水,与冰片细末,于煮糊前加入锅内,和淀粉搅匀,既可避蠹,又可经久保持糊性不腐烂不变质。

  三. 制糊季节对装裱的昂影响 装裱书画挂轴多有悬挂壁上凹凸不平呈现瓦形的,其原因与制糊用糊都有直接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