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人说他不懂外文,却译了160多部作品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3 22:32:38
这个人是谁

林纾
林纾,字琴南,光绪八年(1882)他三十一岁时才考中举人,长期担任教师,一直到四十多岁还没有接触过外国小说。1897年,林纾在他的家乡福州,其时从法国回来的王寿昌、魏瀚对他谈起法国的小说,认为林纾的文笔好,怂恿他进行翻译,介绍给中国读者。起初林纾不敢承担,直到他们同游鼓山时,他才答应同王寿昌合译小仲马的名著《茶花女》。在福州附近的马江,王寿昌拿着法文原本的《茶花女》,逐字逐句地把意思说出来,林纾一面听,一面就用他那纯熟精练的文言文书写成章。这样《巴黎茶花女遗事》作为中国翻译史上第一部长篇译著完成了。这本书最初是1889年在福州刊印的,不久,昌言报馆重新刊印发行。这本书一出版,立即轰动全国。许多读者争先恐后地抢购。《国民日日报》、《云南》、《春江花月报》等报刊纷纷刊登读后感,把这本书称为“外国的《红楼梦》”。著名翻译家严复对这个译作表示赞赏,他在一首诗中写道:“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支那荡子肠。”康有为也给林纾以很高的评价,他把林纾和严复并提,说是“译才并世数严林”。《巴黎茶花女遗事》的成功出乎译者所料,鼓舞了林纾译书的热情,从此他走上了翻译生活的道路。

在翻译过程中,林纾不忘宣传爱国主义。他希望自己能像一只“叫旦之鸡”那样,唤醒同胞起来“爱国保种”。《黑奴吁天录》(现译《汤姆叔叔的小屋》)是一部揭露美国农场主虐待黑奴的小说,林纾一面翻译,一面流泪。他怀着悲愤的心情,用六十六天就译完全书。他想到当时美国资本家虐待华工的罪行,他大声疾呼“美国简直目无中国!”中国人民应当振作精神,奋起反抗。在其他译作中,他一再强调不忘国仇,不甘受外国压迫,抵御外侮。

从翻译《茶花女》开始,到1924年林纾逝世,二十多年间他一共翻译了外国作品二百多部,其中绝大多数是小说。世界闻名的作家如莎士比亚、狄更司、托尔斯泰、易卜生、雨果、塞万提斯、笛福等人的名著,都是由林纾第一次译成中文的。至今流传的《伊索寓言》、《大卫·科波菲尔》、《鲁宾孙飘流记》、《茶花女》、《艾凡赫》、《唐·吉诃德传》、《幼年·少年·青年》、《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及莎士比亚的某些剧作,它的第一个中文译本,也都出自林纾的手笔。郑振铎认为“林译小说”中“可以称得较完美者已有四十余种”。钱钟书认为有些林译至今还没有丧失吸引力,是值得一读的。当然,作为一个不懂外文的翻译家

稀饭一个人,却不懂他的感觉 我喜欢了一个人,却不敢和他说。 如果有一个人非常喜欢你 可你却不喜欢他 ,〈已经和他说了让他放弃〉可他却一直不肯 我爱上了一个人,却没有通报跟他说,他又有一个心目中的天使,我该怎么办 有一个人我不喜欢他也不熟,都好久没见了,可是他突然说喜欢我,我却对他没感觉,怎么拒绝都没用,怎么办 谁帮我想用4个字形容一个人不懂得电脑,别人怎么教他,他都不懂,但是在旁边听的人却懂得了。 你们说有这样一个人吗:你和他只见过一面,平时都是短信联系,可他却爱上了你 他许诺给我婚姻,但是却有一种我永远了读不懂的冷漠! 他跟别人说有女朋友了,却不告诉我。 也许是因为我太在乎他了,所以想控制他的一切.可他却什么都不懂,说我不给他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