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1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10:01:06
探究弹簧长和外力关系.
钩码重量:0----50----100----150----200----250----300----400
指针位置:2----3------4------5------6------7------7.5----7.5
如果用此做成弹簧测力计.则量程是______(为什么0~2.75N错了)
到了250g以后,则长度不是按原来的长度增加直到275g后不增加了么?而是不规则增加?我的意思就是说275g前是按正常的比例增加的....而275g后就是保持在7.5...这错在哪?
你似乎没有理解我的意思.
如果我将表格改成:
钩码重量:0----50----100----150----200----250----275----300---400
指针位置:2----3------4------5------6------7------7.5----7.5----7.5
按你的意思:300-275=25g 而伸长了0.5.前面的是50g,而伸长了1.那么这怎么解释呢?????
希望你能说明白~~~~!!!!

一开始钩码重量每增加50,指针位置增加1;后来钩码重量从250到300,同样增加50,指针位置却只增加0.5,说明已超出弹簧弹性限度,会损坏弹簧。
因此最大量程是(250g=0.25kg)0.25kg*10N/kg=2.5N

弹簧弹性限度内,当拉力按等差数列增加时,弹簧的伸长(是伸长,而非总长,注意)也会按等差数列增加。就像题中:300-250=50克时,拉力仍和前面一样增加0.05kg*10N/kg=0.5N,而弹簧只增长7.5-7=0.5个单位,而不再是以前的1个单位,因此钩码质量不可超过250g,即最大拉力为0.25kg*10N/kg=2.5N
至于弹簧长度从2开始,是因为弹簧本身有原长。

最简单地说,只有当伸长与拉力成正比时,弹簧才在弹性限度内,可以正常使用,而不是最长的长度。

由题目可知1的指针刻度代表50g质量,即50*10^(-3)*9.8=0.49N力,再又由题目得知最大量程为7.5,因此最大量程应该为0.49*7.5=3.675N

测质量必须向下,起始位置为1是弹簧和挂钩重力作用,在水平方向可以测试从0到最大量程之间的力(刻度最大为7.5说明弹簧最大可拉伸到7.5)

应该是0.784N~2.94N (g=9.8N/kg)
0.8N~3N (g=10N/kg)

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