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我与地坛》的艺术特色是什么啊?要详细的,谢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08:44:41

1.艺术手法

  本文是一篇融议论、记叙、描写为一体的抒情散文,感情真挚感人,通篇都洋溢着对母亲的深切的爱。在抒情中夹杂一些议论,突出了主题,如“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记叙的一些细节深化了主题,如“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自然景物的描写,渲染了气氛.如“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等等。在内容上,本文打破了抒情、议论与叙事、写景的间隔,以思辨为主导.而又自始至终饱含情感,内涵深厚。

  本文还较多地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地坛的荒芜却充满生机,与“我”的残废自伤对比;“我”不顾母亲的感受常来地坛,与母亲承受痛苦而总是顺着“我”对比;“我”重来地坛,想看到母亲的身影而母亲却不在,与过去母亲常来地坛看“我”而“我”却不理睬她对比等等。通过这些对比,折射出作者对生命的自省和哲理性的思考,充分表现了母亲对“我”深深的关爱之情和“我”对母亲的无限怀念之情。

  2.语言鉴赏

  作者的语言特色显而易见,无论是叙事写人还是绘景状物,无论是描摹心态还是抒发感悟,语言的表现力都是很强的,语言的运用在平缓沉般中,还往往透出睿智与机敏。

  (1)隽永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比如:“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些诗一样的语言,给人启迪,令人回味无穷。

  (2)新鲜而奇崛的语言。史铁生在写作中体现出了在语言运用上的创新精神。作者创新地使用了拟人、移用和转换词序等手法,写出了许多鲜活的句子。如“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这些句子对动词的特殊使用,写出了地坛的沧桑变化和破败相,淡化了地坛当年富丽的面貌,却突出了其现在剥蚀、淡褪、坍圮、散落的情状,而荒园的破败又烘托了落魄者的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