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八年级下文言文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05:17:26
限期一天。。莪只看答的多的答的对的。。再追加100.。。
《送东阳马生序》
1.结合本文,说说现代中学生读书应有怎样的苦乐观?
2.概括本文的对比之处
3.宋濂的求学经历告诉马生什么道理?宋濂的求学精神,我们还有哪些值得借鉴?
4.请结合作者的读书生活创作一副对联。
《岳阳楼记》
1.“谪”字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藤子京“谪守巴陵郡”而“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
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4.本文是写岳阳楼的,为什么此段要写洞庭湖呢?
5.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是从哪两方面阐述的?它的最可贵之处是什么?
6.作者用哪些话概括了迁客骚人的悲喜之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了范仲淹怎样的思想境界?
8。本文的句法是什么?有何作用?
9.文章构思巧妙,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写作意图的?
10.读罢课文,面对人生中的失意和痛苦,你认为我们应有怎样的胸襟?
《醉翁亭记》
1.为什么作者在开篇写亭名的由来?
2."醉翁之意不在酒……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一句有何作用?
3.本文写景的作用是什么?
4.“朝而往暮而归……而乐亦无穷也”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5.第三段描绘了几幅图景?
6.几幅图景中,核心是哪一幅?其他的图景有何作用?
7.几幅图景中,为什么将滁人游放在首要位置?
8.太守与民同乐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概括。
9作者纵情山水反应出他当时怎样的心境?
10.醉与乐的关系如何?
11.本文作者写作目的何在?
12.从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两文的作者身上你得到了哪些人生启示?
已经追加50咯。。。。

1.现代学生学业不精,德有不成,主要是因为用心不专,不知勤苦求学之理。学生在优越的学习环境中更应勤奋,专心致志地学习。
2.作者青年时代求学的困难和刻苦学习的经历,并与今天太学生求学之易进行对比。
3.作者自叙青年时代求学的困难和刻苦学习的经历,并与今天太学生求学之易进行对比,得出学业不精,德有不成,主要是因为用心不专,不知勤苦求学之理的结论,并劝勉马生及太学生在优越的学习环境中更应勤奋,专心致志地学习.
知难而上,尊重师长等。
4.无银无书无师长,有苦有志有勤奋
5.谪:降职。作用,交代事情背景。
6.滕子京的政治手段高超,在一年之内,使巴陵郡“政通人和”,还有多余的钱去重新修建岳阳楼
7.承上启下,引出下文
8.交代巴陵郡的交通的便利,地理位置的优越,才有下文"迁客骚人,多会与此”。为下文做铺垫。
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胡之远则忧其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0.去国怀乡,忧馋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和下文的古仁人之心形成对比
11.不求高官与厚禄,却处处体恤国难和民艰和旷达的胸襟
12.借古人古事,抒发自己的情怀
13.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要有乐观旷达的胸襟
14.借叙述亭子名称由来的同时介绍了亭子周围的美景,才会“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5.说明作者不是为酒而醉,而是为美景陶醉
16.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也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句话作铺垫,表现作者的山水之乐;也寄托了作者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17.分总。表达了作者愉悦的心情,向往田园山水的生活
18.4幅图景
19.太守醉也。解释了太守为何而“醉”
20.被贬后心情郁闷,寄情于山水
21.因为太守的山水之乐,滁人的游玩之乐,众宾的宴酣之乐,禽鸟的山林之乐,太守因此而陶醉
22.借美景抒情,抒发自己的情怀

有些问题没有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