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隧指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2:43:51

所谓“三隧”,就是要求将领上知天道、下习地形、中察人情。

  出处——
  田氏古兵法辑录第二章(精)

  修养篇
  凡人之论,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员而行欲方,能欲多而事欲鲜。所以心欲小者,虑患未生,备祸未发,戒过慎微,不敢纵其欲也。志欲大者,兼包万国,一齐殊俗,并覆百姓,若合一族,是非辐凑而为之毂。智欲员者,环复转运,终始无端,旁流四达,渊泉而不竭,万物并兴,莫不向应也。行欲方者,直立而不挠,素白而不污,穷不易操,通不肆志。能欲多者,文武备具,动静中仪,举动废置,曲得其宜,无所击戾,无不毕宜也。事欲鲜者,执柄持术,得要以应众,执约以治广,处静持中,运於璇枢,以一合万,若合符者也。故心小者禁於微也,志大者无不怀也,智员者无不知也,行方者有不为也,能多者无不治也,事鲜者约所持也。

  问曰:“吾欲以一言与身相终,再言与天地相永,三言为诸侯雄,四言为海内宗,五言传之天下无穷,可得闻乎?”曰:“一言与身相终者,内宽而外仁也。再言与天地相永者,是言行相副,若天地无私也。三言为诸侯雄者,是敬贤用谏,谦下于士也。四言为海内宗者,敬接不肖,无贫富,无贵贱,无善恶,无憎爱也。五言传之天下无穷者,通于否泰,顺时容养也。

  将者必有三隧、四义、五行、十守。所谓三隧者,上知天道,下习地形,中察人情。所谓四义者,便国不负兵,为主不顾身,见难不畏死,决疑不辟罪。所谓五行者,柔而不可卷也,刚而不可折也,仁而不可犯也,信而不可欺也,勇而不可凌也。所谓十守者,神清而不可浊也,谋远而不可慕也,操固而不可迁也,知明而不可蔽也,不贪於货,不淫於物,不嚂於辩,不推於方,不可喜也,不可怒也。是谓至於,窈窈冥冥,孰知其情!发必中铨,言必合数,动必顺时,解必中揍;通动静之机,明开塞之节,审举措之利害,若合符节;疾如兴弩,势如发矢,一龙一蛇,动无常体,莫见其所中,莫知其所穷,攻则不可守,守则不可攻。

  见善而怠,时至而疑,知非而处,此三者,道之所止也。柔而静,恭而敬,强而弱,忍而刚,此四者,道之所起也。故义胜则昌,欲胜义则亡;敬胜怠则吉,怠胜敬则灭。凡事不强则枉,不敬则不正。枉者灭废,敬者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