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否定之否定规律对我国社会注意现代化建设的方法论意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9:16:29

(1)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认为,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即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2)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迂回曲折的。

(3)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任何人也阻挡不住的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主义事业已取得巨大胜利,我们必须对社会主义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

(4)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曾多次遇到较大的挫折。但这并不能改变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我们不要因此而悲观失望。人民群众在挫折中经受锻炼,吸取经验教训,将使社会主义事业更健康地发展,取得更大的胜利。

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展开和具体表现。但我们不能把否定之否定规律所揭示的事物发展的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当作公式来裁减事实,而应该把它作为具体认识和实践的指南。它具有重要方法论意义。
(1)它是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相统一精神的哲学基础。否定之否定规律具体揭示了新事物成长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就要求无产阶级政党和广大人民既要发扬革命乐观主义,又要发扬革命英雄主义。
(2)它是反对发展问题上的“循环论”和“直线论”的理论武器。前者夸大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周期性和曲折性,把发展看作是事物周而复始的循环,看不到前进性和上升性的趋势;后者看不到事物发展道路的曲折性和复杂性,把发展简单化为直线上升。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上,前者表现为悲观论,后者表现为盲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