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凉三剂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4:19:28
辛凉三剂的名词解释

辛凉三剂
辛凉三剂是辛凉法的代表方, 包括辛凉平剂银翘散、辛凉轻剂桑菊饮、辛凉重剂白虎汤, 其中银翘散、桑菊饮为辛凉解表剂, 治邪在卫分。
1 银翘散见于上焦篇第4 条: “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 初起恶风寒者, 桂枝汤主之; 但热不恶寒而渴者, 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鞠通方论解释, “本方谨遵《内经》‘风淫于内, 治以辛凉, 佐以苦甘; 热淫于内, 治以咸寒, 佐以甘苦’之训”, 即使之具备寒凉清热、疏泄透表的特点, 涉及的是表证治疗的问题。表证的治疗, 自《内经》提出“其在表者, 汗而发之”以后, 皆称为汗法。最初是辛温解表, 如麻黄汤、桂枝汤, 以后一些医家在辛温药中加寒凉清热药, 具有代表性的如晋代葛洪《肘后方》葛根解肌汤加石膏、大青叶、黄芩等, 再后如唐代孙思邈《千金方》、宋代朱肱《类证活人书》等也都注意到辛温解表方中清热药的应用。温病的卫分证是表热证, 应当用辛凉解表剂, 但并不意味着辛温药不能用, 因为表热证除了是热证要清热外, 还要疏表透邪, 而辛凉药在这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我们常能看到, 温病初起, 在发热、咽肿痛、口渴、舌边尖红等风热表证的同时, 又有恶寒、无汗等肌腠郁闭的表现, 此时应在辛凉剂中加辛温解表药。银翘散中的荆芥、淡豆豉就起到了疏散表邪的作用, 这正是其组方的科学、合理之处, 因而成为临床最常用的方剂之一。有的外感热证, 恶寒、无汗、头身痛更明显一些, 辛温药还应多加一些, 如苏叶、防风、荆芥、葛根等。其实辛温解表药不仅在温病卫分证中要用, 凡热病初起有表证的都可用, 如痢疾初起用逆流挽舟法, 大头瘟、急性乳腺炎初起用疏风透表法等。《温病条辨》涉及银翘散加减使用法的条文有七八条之多, 但始终未提及加辛温药的问题。认为在仅出现恶寒、少汗的情况下, 加用辛温药荆
芥、豆豉即可; 但如发热无汗, 恶寒、头痛明显, 还应酌加羌活、白芷、葛根等。临床上对热病初期的属寒属热不太好掌握, 初学者往往难辨是风寒还是风热。实际上像教科书写的那种典型、孤立的风寒表证和
风热表证本来就较少见到, 而大多是既有肌腠郁闭表现又有风热表现的表证。这就要求医者掌握好辛凉解表和辛温解表使用的尺度, 要知道临床并不忌讳寒热并用, 也不少见寒热并用的方剂, 银翘散中加荆芥、豆豉, 桂枝汤中加黄芩等就是。吴鞠通在银翘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