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融行业的一个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19:16:04
如保险公司、银行、投行、各种基金(甚至包括社保基金)、证券公司等,它们都以各种形式筹集了大量的社会闲散资金,但是,这些资金的所有者把这些钱委托给它们是有一定的目的的,比如,有的人是为了对自己或者自己的家人防患事故,所以买了保险;有的人把钱存入银行,是为了把自己的积蓄放在一个可靠的信得过的地方;有的人是把钱拿给国家,参与社保基金,用于养老等等。
我想问的是,为什么这些机构却把这些有明确使用目的的社会闲散资金用于各种金融投资,那样会有很大的风险啊,如果赚了还好,但是如果亏了怎样给客户交待?明显给老百姓的钱造成了风险,但是,各国对这些不仅不禁止,反而还鼓励,为什么?
把钱好好放在那里,不是更好吗?

汗,看来你不是学经济的。这些金融机构吸纳存款、保金等等都是用来投资的,因为他们要挣钱。

如果只把钱放着收利息,很可能收来的利息还无法抵销通胀造成的货币贬值,就像现在国内的情况,存款利率4%多,CPI8%多,银行的保值功能形同虚设。

风险当然是存在的,但这些金融机构都有一套专门从事研究和投资的班子,专家总是有的,他们不为储户或保险人考虑也会为自己考虑,只有投资挣了钱自己才能挣的更多。

这些机构所募集的资金的流向有很多,比如股市,国债,权益直接投资,或者是一些私募,公募基金。分散投资,总是有亏有赚。但是综合下来他们的盈利还是非常可观的。

其实投资本来就是有风险的,只是风险大小不同而已,人生本身也处处面临风险,但是不投资更有风险,把钱存在银行也不一定是好事,动态的看如果物价大涨,买的东西就少了,等于变相贬值,所以很多机构和个人愿意把钱投放,长期来看可以分享公司和国家经济增长带来的较高收益,但是同时自己也承担了相应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