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缅甸刚开始不接受美国援助,最后却有接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17:55:49
缅甸风暴过后,缅甸一开始一直拒绝各国援助,只接受发展中国家的援助,但在中方等国家的呼吁下却接受了美国的援助。为什么呢?

因为美国欲借救灾干涉缅甸政治进程
美国政府于2003年8月宣布对缅甸实施经济制裁。去年9月缅甸局势出现动荡后,美国宣布对缅甸实施新的制裁措施。而本月5日的热带风暴袭击造成的严重灾情,似乎正在成为美国施压缅甸政府的新“契机”。更耐人寻味的是,布什向缅甸提出援助的同一天签署总统令,授予缅甸全国民主联盟(民盟)总书记昂山素季国会金质奖章,试图干涉缅甸政治进程的用意昭然若揭。

公投将如期举行

缅甸定于本月10日举行新宪法草案全民公决。灾情发生后,缅甸新宪法草案全民公决委员会6日发表公告说,公投将如期举行,但仰光省和伊洛瓦底省的部分受灾镇区将推迟到5月24日投票。

缅甸军政府2003年8月宣布了旨在实现民族和解、推进民主进程的七点路线图计划,包括恢复举行国民大会、就新宪法草案举行全民公决、举行多党制大选、向民选政府移交国家权力等。

这次公投被视为民主进程路线图的重要一环。

布什直接喊话

由于缅甸新宪法草案全民公决在即,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似乎正在成为美国施压缅甸当局的新“契机”。

事实上,在缅甸新宪法草案公投前夕,美国加紧通过各种方式向缅甸当局施压。在美国推动下,联合国安理会2日通过声明,呼吁缅甸政府创造有利气氛,以便确保政治进程具有“包容性和可信度”。缅甸政府4日发表声明,对此声明表示“非常震惊”。

上周刚被任命为首任美国驻东盟代表的马谢尔7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说,缅甸当局应将精力集中在救灾上,而不是如期推动新宪法草案公投。

“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缅甸)政府在这种环境下还推动公投,我觉得奇怪,”马谢尔说。

美联社记者格兰特·佩克认为,突如其来的灾情给公投能否平稳进行增加了变数,反对派或许会借此向当局发难。

他说,缅甸当局在是否接受美国等提供的救灾援助上面临双重挑战:接受意味着美国可能趁机向缅甸民众施加影响;不接受则可能影响救灾重建工作,招致灾民不满。

缅甸政府社会福利与救济安置部长貌貌瑞少将6日在仰光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对于准备前往缅甸的外国救援小组,他们的入境问题须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