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情绪的两面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2:40:38
心理学试题的 解答题,请帮忙,急!

1. 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
  所谓情绪的温和性,是指个体的某些情绪是在文饰之后,以一种较为缓和的形式表现出来。与幼年和童年期的儿童相比,初中生已经积累了较多的经验,了解了不同的情绪在人际关系中具有不同作用的事实,因此,他们的情绪表达已不很开放和充分,并能适当控制某些消极情绪,或对某种情绪予以文饰,以相对缓和的形式表现。
  所谓情绪的细腻性是指个体情绪体验上的细致的特点。初中生已逐渐克服了儿童时期情绪体验的单一性和粗糙性,情绪表现变得越发丰富和细致,而且,有些情绪感受并非直接由外部刺激所引起,而是加入了许多主观因素。例如,当许多初中生在阅读了一部文艺作品之后,会长时间地沉浸在某种情绪之中,这种情绪不单纯来自于书中的内容,还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他们的主观思考和遐想而派生出来的较为复杂的情绪和情感体验。
  2. 情绪的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
  情绪的可变性,是指情绪体验的不够稳定,常从一种情绪转为另一种情绪的特点。情绪的这种特点一般是由于情绪体验不够深刻而造成的,初中生们尽管在表面上情绪表现的强度很大,但体验的深度并不与此成正比,一种情绪容易被另一种情绪所取代。
  情绪的固执性,是指情绪体验上的一种顽固性,由于初中生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上,还存在着偏执性的特点,因而带来了情绪上的固执性。例如,一些初中生会因为几次挫折便完全被一种无助和抑郁的情绪所淹没,很长时间不能摆脱。
  3. 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
  情绪的内向性,是指情绪表现形式上的一种隐蔽性。初中生在情绪表现上已逐渐失去了那种毫无掩饰的单纯和率真,在某些场合,可将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隐藏于心中不予表现。
  情绪的表现性,是指在情绪表露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上了表演痕迹。初中生在团体中有时为了从众或其他一些想法,将某种原本的情绪加上一层表演的色彩。在情绪的表露上失去童年时那种自然性,带有了造作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