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1:10:49
题目"书"的意思? 不识,时尽,欲说,却道的意思?还有这首词的意思.拜托了.快快快!

名称: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作者: 辛弃疾
简介
辛弃疾
(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一生以恢复为志。工于词,为豪放派词人代表,风格沉郁顿挫,悲壮激烈,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并称“苏辛”。著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抄存》。《全宋词》存词六百二十余首。
主题
主题词或关键词: 宋词
体裁: 词
年代: 南宋 内容介绍
原文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丑奴儿①·书博山②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③;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④。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⑤;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注释
【注释】
①:丑奴儿:即《采桑子》。四十四字,平韵。
②:博山:博山在今江西广丰县西南。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③:层楼:高楼。
④:强说愁:无愁而勉强说愁。
⑤: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多少事,欲说还休。”
赏析
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玩味无穷。
词的上片,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乃是上片的核心。我们知道,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青少年时代的他,不仅亲历了人民的苦难,亲见了金人的凶残,同时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因此,他不知何为“愁”,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发一点所谓“愁情”,他是“爱上层楼”,无愁找愁。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这一叠句的运用,避开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带起了下文。前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