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为什么要把炎放前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06 17:21:19

一、原因是,从某一个时期,史学家们将炎帝与另一个更早的人物神农氏混为一人。
二、在《史记》中记载,炎帝是被黄帝收服的,地位理应黄帝高于炎帝,并应称为“黄炎”。
三、炎帝与神农氏是中国神话传说时代的人物,两人的关系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极为混乱。有些历史学家认为炎帝和神农氏是一人;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二者是不同时期的人物,神农氏生活在母系氏族社会,炎帝则生活在父系氏族社会。两派人争论激烈,于是一些书籍中采取了模棱两可的措辞,如新版《辞海》对“神农氏”的注解是“一说神农氏即炎帝”,而对“炎帝”的注解是“一说炎帝即神农氏”。
四、但是通过《国语》、《逸周书》等古书,得知炎帝的活动年代约与黄帝同时,他是一个氏族部落的首领,与黄帝有亲属关系。炎帝先与黄帝部落发生过战争,后又与黄帝联合击败蚩尤。绝没有与神农扯上关系。。《史记·封禅书》还引管仲的话,说“神农氏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如果二人系一人,根本没有必要分开说,可见,先秦时神农氏和炎帝是互不相干的两人。
五、神农氏与炎帝是在东汉时期被突然合为一体的,此时一些学者在注解前人的史书时开始将神农氏与炎帝合并,如贾逵注《国语》时说:“炎帝,神农也。”高诱在注《淮南子·天文训》和《吕氏春秋》时说“炎帝即神农氏,是姜姓的祖先”。随后的魏晋时期此说开始流行。从文献资料来看,刘歆应该是将神农氏与炎帝合二为一的始作俑者。刘歆是西汉末年的皇族子孙,王莽新朝时曾任“国师”,撰有《七略》《世经》等书。刘歆的《世经》中称:“太昊帝,属于木德,因为发明了打猎捕鱼的工具,让世人能够打猎捕鱼,因此被天下人称为包牺氏(即伏羲氏)”;炎帝,以火德承袭包牺氏的木德,因为教民耕农,故天下号曰神农氏。这里,刘歆不仅把炎帝和神农氏合而为一,同时还把古史传说中的东夷族首领太昊与伏羲氏合二为一。而后,班固在《汉书》中承袭刘歆的说法,并做了大力的宣传。
六、刘歆和班固对上古历史的篡改,其影响巨大而深远。在先秦的古籍记载中提到黄、炎二帝时,总是黄帝在前,炎帝在后。如《国语·周语下》“皆黄、炎之后也”,《左传·昭公十七年》“昔黄帝氏……炎帝氏……”等等。但到刘歆、班固之后,黄、炎的关系发生了颠倒,先秦古籍中的“黄炎”变成了“炎黄”,而这一颠倒影响至今,直到现在我们仍习惯说“炎黄子孙”。

因为炎帝早于黄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