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是如何发家的?(能详细就详细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21:20:09
听老师说他残忍的扼杀了中国的芯片产业!

联想集团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恰恰是基本上十年一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创业和生存阶段,从1984年到1993年;第二个阶段是从1994年开始,在解决生存问题之后,我们的产品规模迅速扩大,直到2004年联想由一个小的公司迅速发展到一个大的公司,这是一个急速发展的阶段;2004年
  之后进入第三个阶段,我们把PC全球的业务收购过来,联想开始进入全球化时代。第一阶段:

  “联想完全按市场的规律,哪里赚钱就做什么,所以联想生存的本领更强”

  联想的第一阶段是创业时期。那时,国有企业占主要地位,联想当时的竞争对手主要是长城、东海、浪潮等这样一些国有企业,这些竞争对手的弱项是大锅饭式的管理。当时还是以计划经济为主,是配给制,比如说长城电脑一年国家让你生产多少,卖给谁、价钱都定好了。在这样一个环境里,联想怎样与他们竞争呢?那个时候,联想不是大锅饭,他有一个好的分配机制和激励办法,有一个完全按市场为导向的规范的管理办法和一个好的文化氛围,这都是联想早年有别于那些传统国有大公司的好的地方。但为什么联想、海尔、TCL等这些国有企业,与中国电信、中国石油这些国家所有的公司不一样呢?因为联想完全按市场的规律,哪里赚钱就做什么,所以联想生存的本领更强。另外,这些企业有了本领之后,能否从法律上、产权上把自己的身份说清楚?联想在1992年之后,开始逐渐理清产权机制,这对于联想早期的成长起了一个很大的作用。

  第二阶段:

  “为什么联想能迅速成长为PC行业内的全国第一?”

  第二个阶段是PC时代。1994年之前,国家不再实行计划分配,进口配件的配额也已经取消,市场进行自由竞争。那时候的竞争对手不是国有企业,而是一些大型的国外PC企业。在这种状况下,国外的一些品牌迅速抢占了中国市场,而国产品牌由于自己的内存不够,出现很大的下滑。

  国外企业在国内一般都采取总代理制,多极分销,库存周期都非常长。这个时候联想凭什么跟它们竞争?联想按中国的市场环境,换用一种“小步快跑”的运作方式,用把直销商设在省市级的方式,跟国外的企业竞争。

  联想的产品创新也非常快。那时候,康柏和AST电脑都是以CPU的型号来命名,都叫386、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