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分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2:49:15
b)德国著名社会学家G.齐美尔提出:在社会交往的诸多形式中,“冲突”与“合作”是两种最值得关注的形式。那么,在我们的师生课堂教学交往中,冲突也是不可避免的,请从你自身的学习和工作经历来分析你所在学校师生的课堂交往可能会有哪些冲突?冲突的特点是什么?师生的课堂交往冲突有何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在我们的教学交往中如何发挥其积极意义并最大限度克服其消极意义?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活动参与者通常面临三种交往冲突:程序性课堂交往冲突、实质性课堂交往冲突和人际关系课堂交往冲突。

程序性课堂交往冲突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课堂教学活动参与者对达成某一活动目标所需采纳的程序有相互矛盾的看法而产生的交往冲突。它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一种常见的,比较容易被干预、缓解及转化的交往冲突。
实质性课堂交往冲突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活动参与者在价值观、活动目标、知识、理论上有相互矛盾的看法而产生的交往冲突。因它所涉及的问题均是实质性问题,故称其为实质性课堂交往冲突。

人际关系课堂交往冲突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课堂教学活动参与者在个人风格和需要上有抵触而产生的交往冲突。它可能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最难干预、缓解及转化的一种交往冲突。它频繁地发生在那些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个人风格和需要会引发交往冲突的课堂教学活动参与者身上。

课堂交往冲突的积极作用
1.激发学习动机 2.促进创造力生成 3.稳定课堂教学秩序

课堂交往冲突的消极作用
1.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2.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3.诱发非理性人际行为

通过以下途径可以发挥其积极意义并最大限度克服其消极意义
(一)良性人际关系建构(二)信任重建(三)沟通重构(四)协商合作(五)加深理解(六)课堂文化共同体建构

嗯,我也认为他们说得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