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到底是什么病状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08:14:51

手足口病是婴幼儿常见传染病,属于我国法定报告丙类传染病,目前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手足口病流行的报道。
  该病好发于夏秋季节,与口蹄疫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传染病。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患者主要为5岁以下婴幼儿,病症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溃疡为主,仅个别患者出现心肌、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严重并发症。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柯萨奇病毒A16和肠道病毒71型最常见。手足口病为全球传染病,1957年由新西兰首次报道,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A16型,肠道病毒71型于1972年美国被首次确认。此后,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感染交替出现,成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自1981年在上海始见此病,其后在北京、河北、天津、福建、吉林、山东、湖北、西宁、广东等18个省市均有发病报道。1983年天津发生柯萨奇病毒A16型引起的手足口病暴发流行,5月至10月间发生了7000余病例,经过两年散发流行后,1986年又出现暴发,在托儿所和幼儿园两次暴发的发病率分别达到2.3%和1.9%。1995年武汉病毒研究所从手足口病患者中分离出肠道病毒71型毒株。1998年深圳市卫生防疫站也从手足口病患者中分离出两株肠道病毒71型毒株。1998年,肠道病毒71型感染在我国台湾引起大量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患者,在6月和10月两波流行中,共检测到129106病例,重症405例,死亡78例,大多是5岁以下儿童,并发症包括脑炎、无菌性脑膜炎、肺水肿或肺出血、急性软瘫和心肌炎。2000年5月至8月山东省招远市暴发小儿手足口病大流行,在3个多月里,该市人民医院接诊患儿1698名,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14岁,共又128名患儿住院,其中3名并发心肌炎死亡。
  很多人会将手足口病与口蹄疫相混淆,其实,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传染病。传染源、传播途径、发病人群、症状体征均大不相同。

  口蹄疫的病原体为口蹄疫病毒,属人畜共患病,先有病畜,人才可能被感染;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感染所致,传染源为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属于人类疾病。口蹄疫主要通过接触病畜,经皮肤粘膜感染,因而系散在发生;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接触被污染的日常生活用具、食具、玩具,经口感染,或通过呼吸道传播,故可表现为不同规模的流行。人患口蹄疫决定于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