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桃江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上流,红花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怎么的答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11:32:41
.

“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读陆游《秋夜读书每以二鼓为节》中的诗句,仿佛身在其境,这便是意境的魅力。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浑融神会、物我谐一的理想艺术境界,它是由渗透着情感的物象即意象构成的。

意境从客观上分为实境和虚境,实境是指眼前展现的,如姜夔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虚境是虚拟的,如苏轼的“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是遥想的;李白的“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这是梦见的;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臆测的;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是比拟的,都不是眼前实境。

意境从美学上分为壮美和优美,优美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意境清新明净,一幅清幽空灵的山居秋暝图,这是优美的意境。优美的意境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壮美如他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雄浑壮观,一幅原始荒漠的塞上风光图,这是壮美的意境。壮美的意境可以激发热情,养就浩气。

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这“画”就是指的由意象构成的意境。“诗堪入画方称妙”,这个“妙”字,强调了意境在诗中的重要性。意境的最佳境界是情景交融,反过来说,情景交融是创造最佳意境的重要手法。下面谈谈创造意境的几种方法。

一、 触景生情

景是情的触媒,情由景发,景依情活。如《千家诗》的第一首《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这是见乐景生乐情。又如刘禹锡的《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也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情,这是见乐景生哀情。这种以乐写哀的手法,叫人倍添哀情。

二、 缘情写景

缘情写景,是因情选景,景由情出。如白居易的“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好”是所抒之“情”,“江花”、“江水”则是因“情”所选之“景”,这是以乐情选乐景;聂胜琼的“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