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员父母去世向朝廷申请终制,终制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19:06:27
如题。

古时候“丁忧守制”原指遇到父母丧事。后多专指官员居丧。

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并须离职,称“丁忧”。
丁忧源于汉代。宋代,由太常礼院掌其事,凡官员有父母丧,须报请解官,承重孙如父已先亡,也须解官,服满后起复。夺情则另有规定。后世大体相同。

清代规定,匿丧不报者,革职。《汉书.薛宣传》:“宣有两弟明、修,后母常从修居官......后母病死,修去官持服。”《宋史.礼志二八》:“咸平元年,诏任三司、馆阁职事者丁忧,并令持服。又诏:‘川陕、广南、福建路官,丁忧不得离任,既受代而丧制未毕者,许其终制。”

故此可知,终制其意为:
终,终结,履行完毕;制,制度,即丁忧守制。
终制,官员履行丁忧守制这一制度完毕,可以起复还朝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