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马关条约”考试题答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22:43:06
要考试时往试卷上答的内容

<马关条约>:是1895年4月17日,中日两国在日本马关签订的严重的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它使中国的社会和国家财政收支受到极其沉重的打击,是继<南京条约>之后又一个“划时代”条约。

原名《马关新约》,又名《春帆楼条约》,日本强迫清政府订立的关于结束甲午战争的不平等条约。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4月17日清政府议和全权大臣李鸿章及其子李经方同日本首相伊腾博文和外务大臣陆奥宗光在日本马关签订。共11款,附有《另约》、《议订专条约》。主要内容为:(1)中国承认朝鲜有“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2)中国将台湾、金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及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3)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万万两。(4)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4处为通商口岸,日本商船得沿内河驶入上述各口搭客装货。日本政府得在通商口岸设立领事官。(5)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设立工厂、输入机器,只交所订进口税,日本在华制造的一切物品免征各项杂税,所有日货均可设栈寄存。(6)交换俘虏,中国即行释放日本军事间谍或被嫌之日本臣民,并不得逮捕为日军服务的汉奸。(7)片面的最惠国待遇。该条约是自《南京条约》以来清政府被迫签订的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和民族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