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辛和高乃依悲剧创作的异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0 21:48:32

作为古典主义戏剧的奠基者,拉辛和高乃依的戏剧,尤其是悲剧,体现了十七世纪法国封建社会向绝对王权发展的时代要求和精神风貌,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高乃依的悲剧《熙德》明显表现出要求把国家利益摆在第一位,把国王作为国家民族利益的最高代表来歌颂;拉辛的《安德洛玛克》也谴责为了自己的私欲而不顾国家民族利益的行为。绝对王权在当时代表着混乱中的秩序,因此,拥护符合资产阶级要求的王权是古典主义者的必然选择。
理性是资产阶级的利益、愿望在思想理论上的反映。古典主义产生的年代,国家统一,君权确立,社会秩序的整顿和典章制度的建立成为当务之急,急需发挥理性的作用。于是拉辛、高乃依等古典主义者在其悲剧创作中也不可避免地崇尚理性,主张克制个人情欲。高乃依的《熙德》和拉辛的《安德洛玛克》虽内容不同,但强调理性的重要性是其共同之处。
拉辛和高乃依的悲剧注重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在语言上都具有庄重、典雅的风格。《熙德》获得了“像《熙德》一样美”的赞誉,这不仅是指剧本的内容,还指它的语言美达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拉辛的语言同样具有柔情缱绻、细腻动人之美,代表了古典主义的优雅风韵。
在美学风格上,拉辛和高乃依的悲剧都具有一种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崇高风格,我们称之为悲剧作品之魂。他们的剧本题材和内容崇高庄严,都主张悲剧要写“著名的、非同寻常的、严峻的情节”,要写有关君王、统帅、圣人、英雄的故事,情节要激动人心,它牵涉到“重大的国家利益,较之爱情更为崇高壮伟的激情”。显然,拉辛和高乃依都忠于这种崇高美,这也成为了两位悲剧大家的又一个共同点。
从他们在世的时代起,法国人就爱比较拉辛和高乃依,就像中国人把李白和杜甫相提并论。的确,由于两人所处的时代先后不同、个人的环境和教育不同,他们的悲剧风格也有很大差异。
高乃依往往塑造意志坚强的理想人物,重在理性的制约,且矛盾都在剧末得到圆满解决,它充分表现了君主专制政体上升时期的特点。而拉辛的悲剧写在封建王权由盛而衰、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矛盾日益尖锐的时期,因而人物多充满难以克制的情欲,各类矛盾都导向悲剧结局。应该说,不同的生活时代是形成这种差异的重要原因。
同是强调理性,高乃依从正面推崇,而拉辛则从反面说明丧失理性的恶果。高乃依塑造一些慷慨悲歌、大义凛然的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