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稻小球菌核病?怎样防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5 16:54:58

稻小球菌核病在水稻产区发生有几种菌核病,其中危害较重的是小球菌核病。是由歧曲长蠕孢菌侵染所引起。受害田块一般减产10%-25%。有的年份造成大面积稻株倒伏。 防治方法:用天达2116(壮苗灵)600倍液+天达腐霉利1000倍液(或加3000倍50%凯泽水分散粒剂1500倍、或加50%农利灵1000倍、或加50%扑海因1000倍)喷洒,每7—10天1次,连续喷洒2—3次,效果良好。

1症状
小球菌核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稻株下部的叶鞘和茎秆。叶鞘上黑色病斑呈椭圆形或纺锤形,可扩大至整个叶鞘,病斑表面常生一层灰色霜状物,为病菌的小孢子。茎秆上的病斑,一般发生在基部离水面10cm左右处,呈黑褐色线条状,严重时茎秆整段变黑腐朽,仅留维管束,很容易拨断 ,全株枯萎或贴地倒伏,秕谷率增加,千粒重降低。剖开叶鞘和茎秆的腐朽组织,可以看到大量黑色菌核 。该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但一般多在分蘖盛期开始发病,抽穗期大量发生。
2综合防治
选用抗病良种
推广优质高产的抗病良种,淘汰或压缩感病的系选一号等品种,因地制宜地选栽比较抗病的
垦鉴 7、空育 131、上育397等品种。
消灭菌源
一般发病不重的田块收割时采取齐泥或略带泥割稻 。重病田块,将翻耕的稻根捡出田外烧毁 ,病稻草宜作燃料。翌年春耕灌水整田时,在下风田边打捞菌核,集中埋掉。
加强肥水管理
在施肥上应注意施足基肥,早施追肥,氮、磷 、钾合理搭配,既要防止氮肥过多、过迟,稻株徒长贪青,又要避免后期脱肥早衰,影响稻株生长。水稻孕穗后注意浅水勤灌,防止长期深灌及稻田后期脱水过早。
药剂防治
小球菌核病的防治最佳时间一般在水稻拔结期和孕穗期,各用药一次效果好,病轻防治一次的,应掌握在孕穗初期用药。25%施保克 (咪鲜胺)乳油60-0 ml/667m2或40%富士1号可湿性粉剂60-70g/667m2,兑水60-75kg喷雾,注意药剂应喷施在稻株基部叶鞘上,同时加强叶蝉的防治工作,以减轻病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