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湖畔派诗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7:35:11

是指汪静之、应修人、冯雪峰、潘漠华四人,他们于1921年左右开始写诗,1922年春在杭州成立湖畔诗社,1922年4月出版诗合集《湖畔》,他们以爱情诗著称,1922年5月出版汪静之个人诗集《惠的风》,1923年冯、潘、应三人又出合集《纯的歌集》。所作诗多为歌唱大自然的清新美丽和友情爱情的纯真,他们诗中的真诚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是五四个性解放精神的别一表现形式。

都是我一个字一个字地打出来的哦,是从我们专业书籍上找的。

“湖畔派诗人”指居住在英国北部昆布兰湖区的三位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结成的诗歌流派。
由于他们三人曾一同隐居于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先后在格拉斯米尔和文德美尔两个湖畔居住,以诗赞美湖光山色,所以有“湖畔派诗人"之称。
湖畔派的艺术主张集中体现在华兹华斯和柯尔律治共同创作的《抒情歌谣集》再版《序言》和第三版附录《诗的措辞》中。在诗歌题材上,他们主张写下层人民的日常生活,强调诗人的内心探索和感情的自然流露;在诗体方面,主张发展民间诗歌的艺术传统,采用民间口语,发挥诗人的想象力。

湖畔派诗人是指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运动中较早产生的一个流派。主要代表有华兹华斯(1770-1850)、柯勒律治(1772-1834)和骚塞(1774-1843)。由于他们三人曾一同隐居于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先后在格拉斯米尔和文德美尔两个湖畔居住,以诗赞美湖光山色,所以有“湖畔派诗人"之称。
湖畔派诗人是英国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指居住在英国北部昆布兰湖区的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结成的诗歌流派。由于他们三人曾一同隐居于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先后在格拉斯米尔和文
柯勒律治
德美尔两个湖畔居住,以诗赞美湖光山色,所以有“湖畔派诗人"之称。
他们都在华兹华斯的故乡,英格兰西北部坎布里亚郡内的湖区居住过多年,都写过不少歌咏湖光山色的田园诗,都有“回到大自然中去”的思想倾向。在1817年8 月号的《爱丁堡评论》中被他们的共同笔友弗朗西斯·杰弗里戏称为湖畔派或湖畔学派。拜伦贬称他们为“湖畔人”。一般说,湖畔派诗人代表消极浪漫主义倾向,恶魔派代表积极浪漫主义精神。虽然湖畔派诗人在与古典主义的斗争中有过贡献,在诗歌的艺术上有较深的造诣,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