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无银三百两”是谁最先说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6:26:43
鲁迅吗?

“此地无银三百两”出自 民间故事。

此地无银三百两: 比喻想要把事情隐瞒掩饰,结果反而暴露。

故事
古时候,有个叫张三的人,他费了好大的劲儿,才积攒三百两银子,心里很高兴。但他总是怕别人偷去,就找了一只箱子,把三百两银子钉在箱中,然后埋在屋后地下。可是他还是不放心,怕别人到这儿来挖,于是就想了一个"巧妙"的半法,在纸张上写道:“此地无银三百两”七个字,贴在墙角边,这才放心地走了。谁知道他的举动,都被隔壁的王二看到了。半夜,王二把三百两银子全偷走了。为了不让张三知道,他在一张纸上写道:“隔壁王二不曾偷”贴在墙上。张三第二天早上起来,到屋后去看银子,银子不见了,一见纸条,才恍然大悟。

这是个民间故事。说的是有个人把300两银子埋在地里,怕被人发现,就在上面写个字条:“此地无银三百两”。邻居王二看见字条,就把银子偷走了,又怕被人抓住,也些了个字条:“对门王二不曾偷”。
比如想要隐瞒、掩饰,结果反而愈加暴露。
这个故事出自哪里无从考证,但肯定不是鲁迅说的。

此地无银三百两 ( cǐ dì wú yín sān bǎi liǎng )

解 释
比喻想要隐瞒掩饰,结果反而暴露。

出 处
民间故事:有人把银子埋藏地下,上面留字写道:“此地无银三百两”。邻人阿二偷走了银子,也留字写道:“隔壁阿二不曾偷”。

事 例
他们做贼心虚,所以总是发表~的声明。 ★《人民文学》1976年第9期

用 法
复句式;作主语、分句;比喻打出的幌子正好暴露出来

近义词
欲盖弥彰、不打自招

历史问题,要问历史老师啊~

是个词语典故来的

张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