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一家企业做管理,这家企业在以前的管理中留下了太多“绝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06:35:44
第一,所有员工都带有一种令人费解的惰性
意思是除了他们平常所谓的专职工种以外,再也不愿意去做别的,宁愿休息!即使你安排了,还没有完成任务,做来做去就不见人了!
第二,所有管理人员不想改变工作现状
你想要改,就得给他们加薪!否则,你做梦呗!口头上为了不得罪你,会答应你的,但是,做不做,却是另外一回事了,今天说明天做,明天又说明天做……时间一天天在过,但事情却依然没动!
第三,存在令人发指的帮派体系
当员工没有做好时,如果你批评他们,他们根本就不会理你,当你没说、也当你不存在!处罚嘛,他们当作好玩,你罚你的,他做他的,就好象没有任何事情发生一样!罚重一点吧,他们就集体将你告到劳动局!如果采取收编或整编,抑或调动岗位,他们就来个集体辞职!意思是“嘿!你能把我怎么样?”
第四,业务不稳定导致员工收入不正常
员工收入时高时低:业务好时,员工收入偏高!可以达到3000-4000元,业务不好时,可以说是0,上一个月,有一个组的总收入竟然只有1373元,人均不到100元!
曾经与老板谈论员工保底一事,老板说:“在业务不足时,我完全可以保证他们1000/月,甚至更高都可以,那么在业务好的时候,我可不可以在他们3000-4000之间扣除一部分,也只给他们一个平均工资呢?(指当地的平均工资)”
第五,普通员工只做计件,不做计时
所有员工都只愿意计件,不愿意计时!原因是底薪太低!
企业为了避免与《劳动法》、《税务法》等相冲突,将员工工资底薪降低到最起码的底线,其余的在绩效考评奖金中给予补偿。所以计件与计时,就存在了很大的差别,并且,有很事情又偏偏是不可以用计件的方式去执行的。
另外,长期的计件员工是没有底薪的,如果按照平均日工资去计时,他们往往都认为吃亏了,不是不愿意做,而是根本就不做!
第六,福利待遇一视同仁,导致管理人员不愿意管“闲事”
企业为了表示“一视同仁”,所有管理人员所享受的福利与员工没有两样,一样的房间、一样的铁架床,连坐的凳子椅子也没有,所有生活用具全部自己添置。
要知道打工族是最不稳

这种现象的根本问题是公司缺乏管理机制,还是一个纯松散的管理模式,需要首先建立制度化的管理体系,也就是说所有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性质描述不清晰,必须有个明确分工,否则谁干活不干活结果一样。另外,必须奖惩严格,而且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同时理请工资的标准,防止搭便车的行为发生。
由于时间原因,只能写这么多。具体问题等我有时间详细回答,本人是大学管理学教师,愿意帮助你解决问题。

你好!我是一名管理咨询师,主要擅长企业文化咨询。看到写的关于贵公司的现状,我的初步判断贵公司可能是国有企业,带有明显的国有企业特征。我设想如果是民营企业不会到这种程度的。

解决办法:借助外脑,引入竞争机制,进行变革。
主要问题就一个字:“人”,人解决好了,一切都好了。如果我的推断正确的话,您在争取高层同意的情况下,开展企业文化建设、重构人力资源体系。如果您的时间和经历有限的话不妨借助咨询公司来做,同时可以联系我,我们可以交流一下。
guanjianhua81@hotmail.com

呵呵,这个企业确实存在很多不正常。初看,这个企业是一些企业管理机制的问题,比如:规章制度、薪酬体系、激励制度等。其实从你的提问中也看出一些管理者思想中存在的端倪,如:业务不稳定收入不正常,我可不可以在他们3000-4000之间扣除一部分,也只给他们一个平均工资呢?(指当地的平均工资)”:管理者看到员工拿得多就眼红,要扣掉一点?提成肯定是按业绩的百分比给的,请问员工拿到3000元提成的时候,他的业绩是多少?当然是产出多,收入才多,这是平衡的。这样的提成不但要给,业务特别突出的,还要多给,才能刺激员工去完成更多业务。
计件和计时问题上,也是一个平衡。这是看企业是按什么标准来定工时的。一般来说,接一个企业80%人可以完成的情况下来定标准。
另外,要指出的是,福利不是企业表现一视同仁而大家一样。福利在法律中的规定就是大家都有的,只要是这个企业的员工,就大家一样,全有。这是法定。
建议从规章制度及薪酬体系入手,不是要定怎么扣,而是要建立一个平衡的管理机制。

对于一家小型业的管理!企业做大了,管理跟不上节奏,产品质量出现严重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拯救企业 我是在一家新开的企业做会计工作,很多问题都不知 我是一个24岁女生, 大学毕业两年, 在一家500强企业做普通职员。 我是六盘水的一家企业,.要做网站,不知道那家做的好 宁波市一家做电筒企业 我是一家企业想在天津招聘,有什么途径 我是在上海的一家企业,最近税务师事务所通知....... 班组长在企业怎样管理 我是做食品贸易企业,哪位能提供仓库管理、业务管理、财务管理细节??? 我是一个在一家企业机关办公室工作的年轻职员,请问我该如何逐步培养、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