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的生平对其创作的影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03:50:26
要写论文,拜托大家帮帮我,也可以是某个作家的生平然后通过他的生平经历对他创作产生了什么影响之类的,是有点麻烦,我实在找不到好的了,谁有好的帮帮我~谢谢了

尼古拉·阿历克塞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年生于乌克兰的一个工人家庭。从很小的时候,奥斯特洛夫斯基就表现出鲜明的反抗性格。在23岁那一年,由于伤病和劳累过度,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健康状况越来越糟,——直到全身瘫痪,完全失去了活动能力。
1930年,双目失明的奥斯特洛夫斯基用自己的战斗经历作素材,以顽强的意志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终他克服了难以想像的困难,历时三载,完成了这部不朽的杰作。
1934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出版后,立即受到国内外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一个只上过小学三年级、身体条件又如此恶劣的年轻人,却用他的小说感动了几代人,这是历史上很不多见的奇迹之一。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着重重危机。德国、波兰等外国军队蹂躏过的俄罗斯大地上,许多苏联人都遭受了失去亲人、颠沛流离的痛苦。协约国帝国主义借着 “保护俄国”的名义,对苏联进行武装干涉,并勾结俄国国内的各种反革命势力,企图把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里。因此,苏联反对外国武装干涉的斗争和国内战争交织在一起。在这样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狠抓红军建设,广泛动员工农群众踊跃参军。当时,许多坚定的布尔什维克以钢铁般的意志忘我地投入艰苦繁重的工作。他们有的顾不上自己的家庭,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
本书成功地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个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作者用内心独白、书信、格言警句等艺术手法揭示了这一形象的内心的复杂性和其成长过程。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作者以一个普通战士的真实经历再现了这一段历史,描写了前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第一代苏维埃青年,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为巩固苏维埃政权,恢复国民经济,同国内外敌人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的故事,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
作者在塑造主要人物时,用内心独白、书信、格言警句等揭示人物内心的全部复杂性及其成长过程,保尔的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决定了作品的结构与情节,而情节的发展又是建立在主人公生活的逐次描写上。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从艺术形式来看,这部小说都可以称为20世纪30年代的前苏联文学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而就它对读者影响的力量和深度来说,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保尔的形象直到今天仍然闪耀着不可泯灭的思想光辉。如安宁斯基所说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