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习俗 人死后脚头放石块是什么用意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0:59:24
在线等 速度 各位
阜阳死人的习俗 棺材里忌讳放什么东西 放石头 有什么忌讳

丧葬 木棺土埋,是千百年的习俗,近 20 年来,政府提倡火葬,城市执行较普遍,而农村尚未成风。阜阳人民重丧礼,认为厚葬是儿女对父母尽孝的最后时机。土葬习俗甚繁。
  棺材 老人年过 60 岁,儿女便开始准备,以相、梓、桐为多,忌用桑木。以棺底、墙、天的厚度(寸)分为四、五、六的、三、四、五的,二、三、四或一、二、三的不等。多漆黑色,有的紫色。穷家或未成年人用棺,不涂油漆,叫白楂棺。买棺材运家时,人未亡棺头朝后,知棺头朝前、说明人已亡故。
  寿衣 城乡居民到了老年,有提前做寿衣的习惯。亡人穿的衣服。以蓝色为主。男戴道士帽、穿长筒靴、长袍衫。以麻系腰间。女裹头巾、穿大袄、袄红色、外套蓝衫。
  治丧 老人绝气前先穿好衣报,躺放在灵箱上,儿女在旁守护,绝气时要呼叫一番,随后化冥纸,叫烧倒头纸。父母亡故,儿女脱袜脱帽,开始行孝。第二天换白衣白帽。称为穿孝。亡人绝气,孝子先去外公家,随后到长辈家叩头,叫报丧。停尸期间,孝子在灵箱或棺侧轮流守候,叫守灵,在守灵期间,不准睡床。亲朋吊唁,孝子叩头致谢。亡人入棺。棺底铺草木灰,垫棉褥,身下垫硬币,称为垫背钱,口中噙一枚钱,称为身口钱。用白布或蓝布作忱,头两边垫旧衣,与棺极保持一定距离,把贴身旧衣撩在房子上。在出殡前棺盖不能盖严,棺材头前放一盏油灯,一碗面条,碗上放一双竹筷,另用一只竹筷插馍上。丧事一般三天,旧时富家有一个星期的,殡前一日,子女亲属到附近的十字路口,跪哭一番,烧冥纸,烧纸轿纸马,把桶里面水倒地下,名为送浆水,或叫送汤。亲朋吊唁,旧时送火纸,至亲扎“设话”。(纸人、纸马、金山、银山等)而今多送花圈、挽联、酒、肉、烟、钱等。农村亲朋吊唁,有条件的留饭,给白帽或自手巾,而今多给黑袖章。不留饭的,由执客(操办人)说明情况。孝子孝媳、孝女、孝婿穿重孝,白帽、白巾、白褂、自鞋、束白带。长子白帽麻顶,其它亲属因亲疏而异。亡人孙女戴白帽缀红缨,执客也戴白帽。
  殡葬 坟地要高而且平,老人去世,葬族中老坟,青年早逝或非正常死亡,另择墓地。旧时择地,请阴 阳 先生选定,则今与生产队商定即可。坡地后要高,前方有沟有塘或有洼地,叫“得风水”。出棺多在午前,打发人挖墓穴后,即可盖棺。盖棺前,死者亲属绕棺瞻视,并用白布蘸水在亡人面前划圈,称为净面。这时,亲人不许哭,不许滴泪。盖棺出殡,由长子或长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