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免疫、抗细菌免疫、抗寄生虫免疫的异同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13:06:28
如题,请问这三种免疫应答都有什么异同点?希望高手能回答得详细一些,当然要从免疫学的角度来回答。
谢谢!如果回答得够详细,会给额外加分

抗病毒免疫
病毒突破人体第一道防线后,干扰素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在第二道防线中占重要地位。

病毒进入机体后,能刺激人体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以及体细胞产生干扰素。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它能诱生抗病毒白蛋白来阻断新病毒的产生,故有阻止病毒增殖和扩散作用。NK细胞是淋巴细胞中除T细胞、B细胞外的另一类细胞,它们占淋巴细胞总数的5-10%,一刻不停地在血循环中承担着“巡逻”任务。一旦发现有不正常的细胞,立即能释放穿孔素等将它们杀死。被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属不正常细胞,因此亦在NK细胞攻击范围之内。

病毒逃脱了第二道防线抵御后,就面临第三道防线。这就是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它们在对抗病毒感染中各有特定作用。特异性抗体可以中和存在于宿主细胞外的病毒。抗体与病毒结合后,病毒就不能与易感染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而进入细胞,并且随后这些抗体和病毒的结合物就被吞噬细胞吞噬降解。对已进入易感染细胞的细胞内病毒,像胞内菌一样,抗体进不去,需要细胞免疫中的CD8 CTL细胞完成清除任务。CTL细胞破坏“藏”有病毒的感染细胞的过程是,首先CTL细胞与病毒感染细胞靠近并相互接触,然后CTL细胞放出穿孔素、粒酶等生物活性物质,再后CTL细胞离开,最后病毒感染细胞破裂死亡,释出的病毒则可被特异性抗体中和消灭。攻击被病靖腥鞠赴?腃TL细胞离开后,还能以同样方式多次攻击其他感染细胞

抗寄生虫感染免疫

多数寄生虫主要在胞外生存,夹杂有较复杂的中间宿主(蝇、蜱、螺)生活史。通过中间宿主叮咬感染人类可导致疟疾、锥虫病;人与中间宿主处于同一环境中也可导致感染,如接触有感染钉螺的疫水可染上日本血吸虫病。

1.抗寄生虫固有免疫 由于寄生虫与人类宿主在进化过程中长期适应,原虫和蠕虫进入血流或组织后常能对抗宿主的免疫防御而在其中生长繁殖。在人类宿主中,寄生虫通过失去与补体结合的表面分子或获得宿主调节蛋白如DAF抵抗补体的破坏。Mrp能吞噬原虫,但原虫多数抵抗M甲杀伤而在细胞内繁殖。蠕虫表面结构常能抵抗中性粒细胞和Me的杀伤作用。

2.抗寄生虫适应性免疫 不同原虫和蠕虫的结构、生化特性、生活史和致病机制差异很大,因而它们的特异性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