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文学批评的目的并不在于发现作者的创作本意?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1:03:50
要求至少四百字

(一)文学批评的意义
1.文学批评是在文学接受的基础上,以一定的理论、方法对文学作品为中心的各种文学现象进行研究和评价的文学活动。
2.文学批评与文学接受的异同。
3.文学批评的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
要求理解文学批评的意义与作用。
(二)文学批评的方式
1.欣赏与体验。批评家首先要成为接受者,要对作品产生审美体验。
2.理性分析。批评家要跳出一般的接受过程而以冷静的审视目光对待作品。
3.价值判断。批评家须对作品作出高下优劣的主观评价。
(三)文学批评的几种主要方法
1.中国古典的批评方法主要有印象式批评、诠释式批评和评点式批评。
2.西方当代的文学批评方法种类繁多,主要有英美新批评、精神分析、神话原型、·结构主义、接受美学、女性主义、后结构主义等。
3.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方法是历史的观点与美学的观点相结合,融合了历史批评的美学批评。
要求能理解文学批评的方式与方法,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方法分析具体文学作品。

一般说来,文学批评的理论形态一直随着关注重心在作者/作品/读者关系上的变动不居,而呈现出不同的格局。在19世纪前,将文学视为一种由作者赋予其永恒意义的批评范式一直独步天下。直到上世纪初源出英国、形成于美国的“新批评”的崛起,这种被浪漫派文学发扬光大的“作者中心论”方才走向终结。取而代之的“作品中心论”在注重“细读”(closereading)的“文本批评”(textualcriticism)的全面胜利中闪亮登常不过好景不长,随着以现象学观念与解释学思想为基础的“接受理论”与“反应批评”的诞生,一种强调“读者本位”的批评范式开始掌握现代批评的话语权。德国学者瑙曼曾一言以蔽之:在文学批评的历程上,“钟摆的摆动由表现-创造美学转向作品美学,再由作品美学摆到效应-接受美学和阅读理论。”[1](P140)在文学的生产-消费流程中,新批评不仅以“意图谬误”论取消了作者对于作品意义的所有权,而且也以“感受谬误”为由将读者的欣赏经验排斥于批评之外。而根据效应/接受批评范式,阅读活动并非只是理解本文的一种手段或作品实现其价值的一种工具,而是与本文“同一”的东西。因而读者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