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今年有关货币利率调整多次,对金融有什么影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11:07:50
越详细越好

大家都看到的这些问题,第一确实增长速度较快,而且仍然具有可能变成过热的这种情况;第二,就是我们现在确实货币比较多,流动性过剩的问题,然后就是通货膨胀率,2007年比2006年要提高了一大块。
  现在中国经济的发展基本稳定,贸易顺差开始趋于缩小,唯一比较头疼的就是通货膨胀,消费品价格居高不下,主要是食品涨价造成的,今年元旦国家领导人到基层视察,第一关心的就是肉价。
  千万不要以为货币越多越好,因为这不仅容易引起通货膨胀,还容易引起股市和楼市资产价格的膨胀,或者说是“资产泡沫”,所以政府很重视。很大程度上,从紧的货币政策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提出的,从控制货币入手,试图控制物价,来防止经济过热。防止产生严重的过剩生产能力,防止产生经济危机。要知道经济危机的定义就是生产能力过剩的危机,过热之后出现的危机。社会整个需求开始萎缩,市场通过危机的方式清理过剩的生产能力,当年经济学资本主义,就是砸机器,倒牛奶,就是在消灭生产能力。
  因此目前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形成太多的过剩生产能力,为后面的经济软着陆创造条件,谁都不希望看到崩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报告中着力强调“必须坚持内外协调,统筹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尝两种资源,努力促进我国发展和各国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这表明,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已不仅是取决于国内因素,还受制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冷暖变化。
  中国经济在对外依存度如此高的情况下,海外能源、粮食价格上升压力在加大,对国内物价的输入效应必然会逐步放大。同时,中国经济对外失衡的结构矛盾并没有彻底解决,由贸易顺差引起的国内流动性多,以至对物价及资产价格上涨的压力,可以肯定地说,仍是2008年经济中的一大问题。就以上背景因素就可以决定,作为总量政策的货币政策,在明年不可能松,只能是紧。
  至于说物价上涨、结构失衡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对症下药的药方是什么?可以深入研究,但货币多,起码是可能引起经济过热和物价和资产价格上涨的必要条件,因此,采劝从紧”的预防性的政策导向,是必需的。紧缩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首先必须适当加快人民币的升值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包括浮动范围的扩大。这是毫无疑义的。
  在具体的实施中,政策工具无非是数量手段(存款准备金等)和价格手段(利率)。至于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