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左拉的作品为例,说明自然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6:19:06
如题~

  左拉:高举自然主义的大旗

  我们崇敬他:他以卷帙浩繁的作品和伟大的行动给他的祖国和世界增添了荣誉。

  ———法朗士

  19世纪法国的文坛是名家辈出、巨著云集的时代。其间,有一位笔力酣畅、气度非凡的作家,他写了一部巨著《卢贡·马卡尔家族》,这是一本堪与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相媲美的鸿篇巨制,这个作家是爱弥尔·左拉。

  爱米尔·左拉(1841—1902年)出生于一个工程师的家庭。他在贫困中度过了童年和青年。中学毕业后,先在巴黎一家运输公司当职员,后来又在书店工作,此后专门写作。

  左拉受到泰纳的决定论和克罗德·贝尔纳的遣传学说的影响,开始探索一种新的文艺创作理论,即自然主义。他认为小说不单是忠实地反映现实,而且要从所描写的事物中得出符合某种自然科学定理的结论。他说,小说类似化学实验室中对某种物质所作的试验,不过试验的对象是人。他不但是自然主义理论的倡导者,也是19世纪70至80年代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者。如果说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好像一幅气势雄伟、色彩绚丽、包罗万象的油画,作者以宏伟的气魄,写实的手法,塑造了数以千计的典型人物,构成了一个时代的风俗画,展现了一部1816年至1848年间法国现实主义的历史;那么,左拉的作品,就构成了一卷卷资料详实的宗族家谱,上至曾祖,下及玄孙,种族血统,家教遗风,乃至各类风俗和事件的细枝末节,应有尽有。作者以独特的眼光,从种族、遗传、环境三要素出发,洞察人类社会,在他那犀利的文字解剖刀下,资本主义文明纱幕掩饰下的社会罪恶暴露了出来,而他的作品也以其包罗万象成为第二帝国时代(即1850至1870年拿破仑第三执政时期)的一个家族的自然史和社会史。

  在文学创作上,左拉重视吸取前人的艺术经验,他最崇拜的是《人间喜剧》的作者巴尔扎克,把巴尔扎克视为自己“精神上的父亲”。但他不满足于单纯模仿,而是立足于开拓表现生活的新领域,探求适合于表现时代特征的艺术风格和特色,立志摸索出一条文艺创作的新路。他在自然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走出了自己一条独特的文学之路。

  左拉在1868年开始了《卢贡·马卡尔家族史》的写作计划,这是一部以第二帝国为背景,描述一个家族的两个分支在遗传法则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