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sS的化学性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2:57:55
FeAsS(毒砂)的化学性质
尽量详细

毒砂的化学成分为FeAsS,晶体属单斜晶系斜方柱晶类的硫化物矿物。单晶体常呈柱状,集合体往往为粒状或致密块状。其主要物理性质是:锡白色至钢灰色,条痕灰黑色,金属光泽,不透明,解理中等至不完全,摩氏硬度5.5-6.0,比重6.2。锤击它,发出蒜臭味。灼烧后具磁性。中国古代称为白砒石、礜石。将毒砂砸成小块,除去杂石,与煤、木炭或木材烧炼,然后升华,即为砒霜。

毒砂也称砷黄铁矿,是一种铁的硫砷化物矿物。毒砂是最常见的提炼砷的矿石矿物,其砷含量达46%。中国从毒砂中制取砒霜的历史很久远,过去曾称它为“砒石”。用锤子敲打毒砂时会发出一股蒜味儿,其实这就是砷的味道。毒砂像锡一样发亮,一般呈柱状晶体或粒状或块状。我国的毒砂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云南等地。

毒砂是分布最广的一种硫砷化物,常含类质同象混入物钴,所以毒砂除可以作为提取砷及制造砷化物的原料外,还可以用来提取钴。毒砂常产于高温热液矿床、伟晶岩及交代矿床中,在钨锡矿脉中与黑钨矿、锡石共生。世界著名产地有德国的弗赖贝尔格、英国的康沃尔、加拿大的科博尔等地。中国的毒砂多分布于湖南、江西、云南等地。

礜石药性大热,《太平广记》第三百八十九卷记载:魏武北征蹋顿,升岭眺瞩,见一岗不生百草。王粲曰:“必是古冢。此人在世,服生礜石,死而石气蒸出外,故卉木焦灭。”即令凿看,果大墓,有礜石满茔。一说,粲在荆州,从刘表登鄣山,而见此异。曹武之平乌桓,粲犹在江南,此言为当。(出《异苑》)

魏晋间服石之风盛行,最出名的是“五石散”。“五石散”也叫“寒石散”,从魏晋到隋唐,服者相寻,杀人如麻,是著名毒药。服药之后,全身燥热,可以饮冰卧雪。服用后,会改进血象,面色红润,双目有神(魏晋时代是个美男子井喷的时代和这也有关系,其实这是微量砷中毒的初期反应),胃口好,进食多,精神爽,补身壮阳且能使人产生一种不可言喻的快感。"人进食多是一候;气下颜色和悦,是二候;头面身痒搔,是三候;策策恶风,是四候;厌厌欲寐,是五候也".长期服用,则会出现"舌缩入喉,痈疮陷背,脊肉烂溃,头痛欲裂,腰痛欲折,腹胀欲决甚者断衣带,心痛如刺,百节酸疼,咽中痛,鼻塞清涕出,膈上大满欲吐,温温欲吐”等一系列严重中毒现象,甚至死亡。

现代的医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