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线的红移和蓝移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0:50:49

天体以很大的速度远离我们,光谱上的谱线发生红移(谱线向波长长的红色一端移动)。天体以很大的速度向我们飞来光谱上的谱线发生蓝移(谱线向波长短的蓝色一端移动)。奇怪的是,SS433既具有红移,又具有蓝移。这至今是一个未解之谜。

红移——一个天体的光谱向长波(红)端的位移。天体的光或者其它电磁辐射可能由于运动、引力效应等被拉伸而使波长变长。因为红光的波长比蓝光的长,所以这种拉伸对光学波段光谱特征的影响是将它们移向光谱的红端,于是这些过程被称为红移。
http://baike.baidu.com/view/6268.htm

蓝移——当光源向观测者接近时,接受频率增高,相当于向蓝端偏移,称为“蓝移”,也就是最大吸收波长向短波长方向。
http://baike.baidu.com/view/74766.htm

红移和蓝移与速度是没关系的,是频率的变化体现在光谱上的谱线移动。
比方说,一颗星发出的光,光速到达地球,我们可以观测它的光谱,但当它运动,由于多普勒效应,频率就会发生变化(在速度不变的前提下),所以谱线就会移动。

所谓红移,最初是针对机械波而言的,即一个相对于观察者运动着的物体离的越远发出的声音越浑厚(波长比较长),相反离的越近发出的声音越尖细(波长比较短)。
后来,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把一个天体的光谱向长波(红)端的位移叫做多普勒红移。通常认为它是多普勒效应所致,即当一个波源(光波或射电波)和一个观测者互相快速运动时所造成的波长变化。美国天文学家哈勃于1929年确认,遥远的星系均远离我们地球所在的银河系而去,同时,它们的红移随着它们的距离增大而成正比地增加。这一普遍规律称为哈勃定律,它成为星系退行速度及其和地球的距离之间的相关的基础。这就是说,一个天体发射的光所显示的红移越大,该天体的距离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