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被称作“炎黄子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12:35:19
中国人为什么都被称作“炎黄子孙”

这是个比较简单而且比较能激发中国人爱国情怀以及民族情怀的话题。
这个问题首先要说说“汉”。和世界其他历史文明的发源一样,中国的文明也是从相对“富饶的河流”发展起来的,上古的时候在黄河流域最早出现了相对比较集中的“人群”,由于气候,食物以及对于未知世界的向往,上古人类一直在迁徙中走过自己的生命,越来越多小股的人群在迁徙中相互结识并且相互“通婚”(或许那时候还没有现在这么缠绵悱恻的爱情),慢慢小的群体发展成了比较大的部落,经过母系社会后强有力的领导人出现并且带领自己的族人努力改变自己身边的环境和生活状况,人们慢慢开始习惯一个地方的生活并且定居下来,这里就出现了当时比较大的2个部落“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但是当时的人类尚不能较好的适应环境,经常出现的天灾迫使各个部落损失惨重而被更大的部落吞并或者干脆腿出历史舞台。在不断的与天,与地,与人的斗争中,终于黄河以北的黄帝部落和南岸的炎帝部落在历史上相遇了,于是便出现了历史上有记载的3次战斗,结果相对比较先进和富足的黄帝部落获胜,但是由于炎帝部落不同于过去的小部落,黄帝部落不能完全吞并吸收,就出现了以联合方式为主导的兼并,炎帝做为战败方也接受了这一结果,于是2个部落的人开始在一起生活并且相互学习,相互通婚(晕~不想用这个词),这便是最早的“汉”族的前身,黄帝和炎帝的部落的结合为产生更大更强的民族做出了铺垫和提供了前提条件。这和后世的汉族传统,中原观念都是一脉相承的。于是后世的汉族人由于自己的民族由来和祖先的历史事件惯称自己“炎黄子孙”。
这里要说明的是,古时候少数民族是不称自己“炎黄子孙”的,他们有自己的历史和自己的传统。在如今的现代社会,在我们的祖国,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亲如一家人,我们共同有着一样的梦和一样的追求方向,共同生活在中华大陆上,为了纪念历史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新的“炎黄子孙”已经不仅仅局限在汉族的小范围之内,已经是全中国各族人民心中的骄傲和自豪。

炎黄:炎帝神农氏和黄帝有熊氏,代表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和黄帝的后代。指中华民族的后代。
中华民族有两个"别称",一是"中华儿女",二是"炎黄子孙"(炎帝与黄帝的子孙,或者只说"黄帝子孙")。这两种称呼有时候可以通用,都是指的中华民族。但是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