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书用典的看法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9 09:39:57

与楼主有同感,在读古书的时候典故太多,读起来比较难,要不断的停下来,去了解这个典故是什么意思。对阅读大大的不便。
在我理解来看,应该是两个方面的:一个是古代的书比较少,读的书比较专一,大家都读那么几本书,所以,引用大家都读过的书里的面句子,论点。别人应该都应该看得懂。不会赞成阅读难度。
再一个就是,古代人作文比较简洁,能用一个词,一个句子,能够说明的问题,绝对不会长篇大论的。这就使得典故有了用处。

到了现代用典这种方法,被现在的人认为是一种有学识的表现,所以大家在作文的时候都想办法用点名句,典故之类的以表现自己的文采。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用的“典”应该是大家都比较懂的,能够一看就明白的,才好。要不然,还是不用的为妙!
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越是读起来简单越好。

小弟乱说的,愿起到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于用典,在古代是很常见的,也是作文章人的一种习惯。在当时几乎没有一个人不用典的,比如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其用典可谓多矣。在古代是一种常事。就像上面那么同识所说的“典”都是大家都能懂的,古代的也确实像我们那位同识所说的那样,是很多人都懂的,都知道那个典故是怎么一回事。
可是到了五四文化时期,胡适之等一些老先生,破旧出新,完全摈弃了古文,并带头写了新诗《两只蝴蝶》。这可是文学界诗歌的一种开创。鼓励写通俗易懂的文学,立除用典,就这样时间长了,就断了“典”这根脉了。我们今人再拿起古文时就觉得有一种很生僻的感觉,所以每读到典故,就思绪断续,不能和前面衔起,并更不知其所云。
写文章用典,是为了更好更充分的来表达作者的意思,文学中一直出现的“词不达意”的现象,没有人能够解决的了。于是就出现了“比”“兴”和“典”来拓展和寄托作者之意。
这种用典在今人看来反而感到不习惯,但是在古人那个时候确实和我们今人目前写的文章没有什么两样的。

浅人陋见,尽供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