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灯泡玻璃的物理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00:28:48
灯泡A和灯泡B串联,接通后不小心把A灯泡的玻璃打碎了,此时,A几乎不发光,B不仅没灭反而更亮。玻璃碎了以后,A仍有电流通过,灯丝却几乎不发光,那么玻璃外壳究竟起什么作用?并解释这种现象的原因。

灯泡接通时产生瞬时高压,将气体击穿电离,产生荧光效应发光。玻璃碎后,灯泡内充的气体逸散,无法发光,这时,A的灯丝相当于B分得的电压增大一根导线,又因为不能发光发热,A的电阻就小,那么B分得的电压就会增大,使得B变亮。

灯泡高温 钨丝会被氧化 所以灯泡里面冲的都是氮气

钨丝会被氧化后电阻减小 那么B分得的电压增大 变亮

不可能出现这种现象,A的灯丝会烧断

A的玻璃外壳打碎以后.是A通电产生的热量容易散去,从而电阻减小....
所以其分的电压变小,B分的电压变大...因为是串联,所以B的功率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