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物种杂交,不能形成新个体的原因出在哪个环节?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0:03:15
比如牛和马,不能形成受精卵?还是受精卵内染色体数目不能配对?或是受精卵无法分裂?或是胚胎发育过程紊乱?等等。。。
有没有做过类似实验的人,请指教!
回复:(这里讨论的前提是:不讨论伦理及其它负面影响,只讨论行与不行,为什么行或不行;也不讨论如何杂交,这里一律采用人工受精的方式为前提)
有见解的朋友都可以发言。

马与驴,老虎与狮子,它们的性状本来就很相似,能产生后代已经不是新鲜事了。但是像那些差异较大的物种间还能么?
照你们的说法,一只小猫和一只大象经过人工授精后,能够生产出猫象兽了?如果这样都可以的话,那么所有哺乳动物之间几乎可以随意产生杂交后代了,虽然这些后代不能生育。
马和驴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各是64、62,它们并不是染色体数目相等。人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是46。
对于‘生殖隔离’,我查了下百度百科,在上面的前提下只剩杂种不活、杂种不育、杂种衰败3种结果,但遗憾的是发生这3种结果的本质却说的不是很清楚。正因为存在生殖隔离,所以差异较大的物种间的杂交几乎不会出现基因污染。

这样解释吧:
基因在生物体内起作用是有条件的。生物的生命是由不同基因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分别表达来维持的。相同相似的物种杂交能够产生个体是由于他们共有的基因都差不多,某些关键基因匹配上了不至于关键的代谢途径失活,这样可以产生新的个体,但是由于另一些基因得不到表达或抑制,往往表现不出完整的生命循环。不同物种之间由于差异比较大,在猫中3个月即可表达的基因在大象中3年才表达,而且如果这个基因的表达还受另一条染色体上的另一个基因的调控,而另一条染色体由于杂交而缺失,那么该基因表达不出来,生命活动受到致命的打击而停止。
杂交在很多时候就是在受精卵形成时很多关键基因不能得到表达而死掉的。希望能够给你一些帮助。

谁说不能,有可能的,骡子不就是,狮虎兽也是,只是后代不可育,原因是

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

出在染色体不能配对,配对的一对染色体一般都相似,在功能生相同(性染色体除外),不同物种就不能形成一对对的染色体(不光是数目不同,结构功能也不同),也就形不成受精卵,因此不同物种杂交,不能形成新个体。

不是新物种,是新个体

是受精卵发育成个体后
这个个体再产生后代的时候它不是要减数分裂吗
这个时候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
不能产生正常配子

骡子和狮虎兽都不能算作一个物种
因为它们不能产生正常可育的后代(注意是后代要可育!)

回复你的补充:
至少也要像马和驴那样具有相同的染色体数目吧!
不然你一个染色体多,一个少,那配对完了以后多多染色体丢到哪去咧?……
倒是可以考虑一下其他的生物手段,比如动物细胞融合,但是目前这个手段只能培养出一些组织和器官,不能培养出完整的动物个体(这也就是我们一般不说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
植物就好办多了,一个植物体细胞杂交就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不对,我再修改一下
是因为你马和驴本来就是两个物种,你那样子一杂交
后代的染色体不是就63了么
它在减数分裂就不能正常联会了
这只是一个例子,比如说,如果你找出来两个动物,它们杂交的后代染色体还是偶数,那这个例子就不能解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