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蛇中熊猫”是什么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7:31:45

莽山烙铁头
中文学名:莽山烙铁头
中文目名:蛇目
中文科名:蝰科
中文属名:莽山烙铁头属
中文俗名:无中文俗名
拉丁文名:Ermia mangshanensis
英文名:目前无内容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Zhao,1990
物种信息:全长可达2m。具管牙的毒蛇。通身黑褐色,其间杂以极小黄绿色或铁锈色点,构成细的网纹印象;背鳞的一部分为黄绿色,成团聚集,形成地衣状斑,与黑褐色等距相间,纵贯体尾;左右地衣状斑在背中线相接,形成完整横纹或前后略交错。腹面除前述黑褐色具网纹外,还杂有若干较大、略呈三角形的黄绿色斑。头背黑褐色,有典型的黄绿色斑纹。尾后半为一致的浅黄绿色或几近于白色。头大,三角形,与颈区分明显。有颊窝。头背都是小鳞片,较大的鼻间鳞一对彼此相切。中段背鳞25行,除两侧最外一行外,均具棱;腹鳞187~198;肛鳞完整;尾下鳞60~67对,尾侧扁末端平切。我国特有种。目前仅知分布于我国湖南省宜章县境内莽山自然保护区几千公顷的狭小范围内。发现于海拔700~1100m的山区林下。6月下旬至7月产卵20~27枚,卵白色,椭圆形,卵径34-38mm×50-66mm,重31~40g。产卵后亲蛇有护卵与孵卵习性。在25°~30℃温度下,60天左右孵出仔蛇,初孵仔蛇全长330~460mm,重15~35g。

是莽山烙铁头蛇。 莽山烙铁头蛇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俗称“小青龙”,全长可达2米以上,是具有管牙的毒蛇,头背黑褐色,有典型的黄绿色斑纹。尾后部为一致的浅黄绿色或几近于白色。头大,三角形,与颈区分明显。目前全球仅在湖南莽山自然保护区东部林区有发现,生存数量不到500条。

莽山烙铁头蛇于1989年才首次被发现。世界上有30多个烙铁头蛇种类,但没有发现过如此巨大的烙铁头蛇种,因而将其命名为“莽山烙铁头蛇”。莽山烙铁头蛇是剧毒蛇,其重量是其他烙铁头蛇的十倍以上。

莽山烙铁头蛇一直仅在湖南莽山自然保护区出现,成为了众人不解之谜,也让它成为了“中国最具特色和最有价值的蛇类”。2004年国家林业局发布的“中国11种比大熊猫还濒危、急需拯救性保护的野生动物”的名单中,莽山烙铁头蛇位居第10位,被生物学家称为“蛇中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