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联系汶川重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01:46:50
灾区的基础设施,包括城市建设 道路 水利 通信 桥梁
都需要一些大型的工程设备,请问有设备的人或单位
怎样和相关的负责人联系,反过来,他们又怎样联系有设备的人呢?QQ601831140

以下是我自己写的,虽然跟你要求不符合,但希望能给你灵感

现在许多人都在关注捐款的用途该用在什么地方,也讨论过怎么使这笔钱的利用率达到最大,昨天晚上想了一些事情,脑子里有点灵感,写下来给大家看看吧

一:当务之急第一步还不是去建立这么一个临时经济体系,而是抢救生还者加上安置灾民,第一步需要政府部门全力无偿的为灾民建立起一个临时的基础生活设施:临时住房,供水,供电,临时医院,卫生防疫设施,临时学校,临时通讯系统,临时的交通路线,这些必须尽快建立,现在灾民没有这个能力,要全靠政府支出和志愿者和世界各慈善救援机构

经济体系也是一个循环体系,在一个环境里,钱只有流通才具有价值,每一次钱的流通都存在着商品交换,局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取决与三个因素:有效率的政府,公平的法律,简单的税制,在重大灾难面前,终于让我看到中国有地方能同时满足这三个因素!

二:当救援工作停止的时候,也就是重建家园的时候,以上第一步只是花掉了总救灾款的其中一部分,这时候救灾款的利用率能达到多少就看这第二步,每户灾民按人口每天补助一定款项,相对的,有劳动能力的,要鼓励他们去工作,百废待兴的灾区,灾民们不能坐在帐篷里等饭吃,有能力着出去重新建设家园,政府发给他们一定工资,工资要比补助款多,没有劳动能力的,或因为照顾老人儿童必须停止工作的,该补助多少,还是要补助,这样,有劳动能力的人有了经济来源

三:这时候,所有公共设施都应该是免费的,主要是医疗,教育,因为救灾是个长期过程,必须让灾区内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时候,鼓励灾民开设杂货铺,建立菜市场,以及简单的娱乐场所,这是一个自由经济,所以,灾民来买菜,买烟买酒买零食等等,这需要他们自己花钱,他们钱的来源就是有劳动能力的灾民和无劳动能力灾民的经济补助。那些开设杂货铺的,菜市场的,他们赚到了钱,可以进更多的货,为灾民提供更丰富的物质,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一步步推进,加上有劳动能力的人越来越多,就会造出更多的工作岗位,为更多的人提供经济来源。就好比30年前的深圳一样,国家给你好的政策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需要灾民们自己坚强的站起来和政府共同建造新的家园

有位宏观经济学家说过,在一个局部环境内,一个良好的经济体系可以使货币的利用率达到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