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河流域的工艺美术折射出的宗教思想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4:48:44
结合作品论述

蓝色雨已经远离 我还在原地。。。

哦,分太少了,不回答了,撤

体现了两河流域的宗教思想中的第二阶段:大致是公元前4000年代到公元前2000年代。宗教神灵的形象有了明显的变化,诸神的形象以人的外形为主,具有人类所有的属性,具有人类的弱点和惰感。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形象在宗教思想中占有愈来愈重要的地位,自然力和自然现象之间出现了区别,自然力被赋予人的形象,而自然现象则变成了被自然力占有并受其支配的物。

两河流域宗教崇拜的第三阶段:公元前2000年代以后,两河流域的宗教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变化,苏美尔的诸神为新神代替,巴比伦和亚述的地方神地位上升、权力增大,神灵对世界和人类的干预大大加强。

直到公元前538年被并入波斯帝国为止,在历史上大致可以把两河流域分为四个时期:

  1 苏美尔—阿卡德时期.苏美尔人最重要的建筑为塔庙。是建在几个由土垒起来的大台基上,这种类似于梯形金字塔的建筑被称为“吉库拉塔”。乌鲁克神庙是塔庙的最典型的代表。乌鲁克城废墟上的这座塔是残留的最古老的美索不达米亚塔庙(层进式神庙)之一。据考证,塔庙建于公元前21世纪,它是乌尔那姆(Nammu)国王为了表示对生育女神的尊敬而建的。 

这一时期的雕刻相当发达。苏美尔人的圆雕像很可能是用于宗教目的。雕像身体呈圆拄形,双手捧于胸前,姿势虔诚,面部表情平静划一,眼睛瞪得很大,流露出纯真、朴实、专注的表情。

  2 巴比伦时期.巴比伦人在文化上继承了苏美尔人—阿卡德人的传统。这一时期最著名的是汉漠拉比法典石碑。

汉漠拉比建立了庞大的巴比伦王国,并颁布了著名的汉漠拉比法典。法典刻在黑色的玄武岩石碑上,上部为浮雕,下部为文字。浮雕刻画了汉漠拉比王肃立在太阳神的宝座前,听他口授法典。太阳神的威严和汉漠拉比的谦恭形成有力的对比,整个场面充满了宗教的虔诚和严肃。

 3 亚述时期.亚述人在文化上同样受苏美尔人影响,但却不具有苏美尔人那种宗教的虔诚。他们的艺术主要为世俗生活服务,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胡尔西巴德的萨尔贡二世宫殿是其主要代表。宫殿入口处有一对高1.8米的带翼人首身像,像有五条腿,可从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