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看下这首诗写的怎么样?(狗和刘姓勿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07:48:22
执戟乘骓顾东风,
垓下一役梦已空.
伐秦为民建伟业,
舍生取义不成仁?
力拔山河气盖世,
英雄剑锋造时势.
铁骑三万是精英,
破釜沉舟表决心.
锦衣欲还家门去,
道险路阻雾重重.
天下两分鸿沟界,
汉贼背信困我军.
子弟八千今犹在?
壮士英魂撒关中.
二十八骑同舟济,
十面埋伏亦如何.
龙且项庄与亚父,
来世再叙手足情.
奈何碧人玉颜殒,
他日挥军斩贼人.
于姬于姬奈若何?
后世来生诉心声.

执戟乘骓顾西风,(项羽自西楚起家,自西向动)
垓下一役梦江东。(魂归江东)
伐秦为民建伟业,
舍生取义却成空。(注意韵脚)
英雄剑锋创时势,
铁骑三万伴篌箜。(古代乐器,对韵脚)
破釜沉舟决心重,
锦衣还乡朝列宗。
道险多舛荆丛丛,(避重字)
杯酒鸿沟化英雄。
汉贼背信无犬义,(加重)
子弟八千何其忠!(反语)
二十八骑同舟济,
十面埋伏伤股肱。
龙且项庄何其裂,
终归难免沙场中。
犹恨不听亚父言,
只得来世诉肠衷。(对范增是有歉意的)
空负拔山举鼎力,
难保美人一命终!
虞姬乌奈骓若何?
后世来生话心声。

诚实地说...还太稚嫩

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的历史文学积累不错,但是歌谣和打油诗也是要讲究对仗和押韵的,何况诗呢?希望这一点主意。

自古以来有许多怀古诗和咏史诗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张养浩的小令《山坡羊·潼关怀古》,或者杜牧直接咏史《过华清宫绝句》,还有很多很多。
尽管写的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但写史诗总是要表达作者的一种情 感或志愿,如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他写的是杨贵妃,意在讽刺玄宗宠妃之事。
所以,作者这首诗虽然内涵丰富,气势豪迈,并将历史运用灵活,现代人看来是首好诗,但还多需注意一下韵脚,使诗朗朗上口。稍加改改,就是不错的怀古诗或咏史诗。

以上就是我的意见^O^

格式和句子到有点意思,看来下了不少功夫,但没辄没韵,读着不上口